龍角丸

LONG JIAO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五

寒性指數

3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心經 14%
膽經 10%
肺經 10%
大腸經 10%
胃經 10%
小腸經 4%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腎經 4%
脾經 4%
肝經
心經
膽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龍角丸,一個源自中醫藥經典的方劑,以牡蠣、黃芩、蚱蟬、牛黃和大黃為主要成分,針對小兒驚啼、高燒、心煩、睡眠不安、抽搐、顫抖等症狀,發揮獨特的治療效果。

大黃,性寒味苦,歸大腸、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活血通便等功效。它能清熱利尿,瀉下積滯,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黃芩,性寒味苦,歸大腸、肺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它能清肺熱,利膽退黃,瀉下熱結,涼血止血。牡蠣,性寒味鹹,歸腎、肝經,具有滋陰養血、益精養髓、清熱化痰等功效。它能滋陰清熱,益精養血,化痰止咳,清熱利濕。

牛黃,性寒味苦,歸心、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息風、鎮驚安神等功效。它能清心瀉火,化痰息風,安神定驚。蚱蟬,性寒味甘,歸肝經,具有平肝息風、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等功效。它能平肝熄風,清熱解毒,鎮靜安神。龍角丸中,各味藥材相互協調,共同發揮清熱解毒、平肝息風、鎮靜安神的功效,有效改善小兒驚啼、高燒、心煩、睡眠不安、抽搐、顫抖等症狀。

總結:龍角丸,一個中醫藥經典方劑,由牡蠣、黃芩、蚱蟬、牛黃和大黃五味藥材組成,針對小兒驚啼、高燒、心煩、睡眠不安、抽搐、顫抖等症狀,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息風、鎮靜安神等功效,在中醫藥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傳統服藥法


龍角3銖,牡蠣9銖(一作牡丹),黃芩半兩,蚱蟬2枚,牛黃(如小豆)5枚,川大黃9銖。上為末,蜜為丸,如麻子大。
蓐里兒每服2丸,隨兒大小,以意增減。
(《外台》卷三十五引《崔氏方》。《聖惠》本方用法:用煎金銀湯研服。

方劑組成解釋


  • 牡蠣:味咸,性寒,入肝、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功效。
  • 黃芩:味苦,性寒,入肺、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
  • 蚱蟬:味辛,性溫,入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功效。
  • 牛黃:味苦,性寒,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功效。
  • 大黃:味苦,性寒,入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涼血解毒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功效,適合用於小兒驚啼、壯熱心煩、眠卧不安、睡中或時搐搦等症狀。
  • 本方中牡蠣、黃芩、蚱蟬、牛黃、大黃均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避免過量服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腸胃不適等副作用。

相關疾病


心情煩燥心胸煩熱

相同名稱方劑


龍角丸, 出處:《幼幼新書》卷十引《嬰孺方》。 組成:龍角2分,遠志2分,牡蠣(煅)2分,大黃2分,黃芩4分。 主治:小兒五驚及身熱。

龍角丸, 出處:《千金》卷五。 組成:龍角3铢,牡蠣9铢(一作牡丹),黃芩半兩,蚱蟬2枚,牛黃(如小豆)5枚,川大黃9铢。 主治:小兒驚啼,以壯熱心煩,眠卧不安,睡中或時搐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