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行血膏

解毒行血膏

JIE DU HANG XUE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瘍科選粹》卷七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心經 25%
脾經 16%
肺經 8%
胃經 8%
腎經 8%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解毒行血膏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行血止痛: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血止痛、補血調經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瘀滯,有助於消炎止痛,加速傷口癒合。
  2. 補血養血,滋陰潤燥:當歸亦有補血養血的功效,可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預防感染。其滋陰潤燥的作用,可緩解因毒素侵犯而引發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

「解毒行血膏」中包含「劉寄奴」,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化瘀,行血止痛:劉寄奴性苦寒,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血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血瘀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劉寄奴亦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蘊結、血瘀腫痛等病症。

因此,劉寄奴在「解毒行血膏」中,可起到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

「解毒行血膏」中加入「血餘炭」的主要原因如下:

  1. 解毒止痛: 血餘炭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止痛止血的功效,可有效地清除體內毒素,緩解疼痛,特別適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血餘炭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

總而言之,血餘炭在「解毒行血膏」中發揮著重要的解毒、止痛和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各種傷病的症狀。

解毒行血膏中包含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解毒行血膏中常因外傷或感染導致熱毒瘀血,而生地黃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幫助消除熱毒,促進血液循環。
  2. 滋陰潤燥: 生地黃還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可以緩解熱毒所造成的燥熱及口渴,同時滋潤血液,促進血行通暢,避免瘀血形成。

總而言之,生地黃在解毒行血膏中發揮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達到解毒行血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解毒行血膏」之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湯火所傷,肌肉爛,血液不行,毒無從解」,亦即燙傷、火傷導致皮肉潰爛、局部氣血瘀滯,毒邪滯留無法外解之證。古代認為,外傷熱毒蘊結、血行受阻,若不及時解毒活血,恐致傷處腐敗難癒,故以「解毒行血」為核心治法。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 油相基礎:活血養血,潤膚生肌

  • 當歸:活血養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助新肌生長。
  • 劉寄奴:散瘀止痛,為外傷常用藥,能「破血行氣」,改善局部瘀滯。
  • 生地黃:清熱涼血,滋陰生津,緩解熱毒灼傷之陰血耗損。
  • 頭髮(血餘炭):傳統製法為洗淨後煎溶於油,具止血化瘀、生肌斂瘡之效。
  • 芝麻油:潤膚保護創面,防止乾裂,為膏劑基質。

2. 蠟相成型:固護創面

  • 白蠟:賦形劑,與油相混合後凝固成膏,形成保護層,避免外邪侵襲。

3. 藥末添入:清熱解毒,燥濕斂瘡

  • 生寒水石:清熱瀉火,解局部熱毒。
  • 煨大黃:瀉熱解毒,兼活血化瘀,助毒邪外泄。
  • 嫩黃柏:清熱燥濕,抑制瘡面感染。
  • 生白礬:收斂止血,燥濕解毒,減少瘡面滲液。
  • 輕粉(外用):殺蟲攻毒,傳統用於頑瘡潰爛,但需注意毒性(此處不深入討論)。

4. 製法深意

  • 煎藥濾渣後入蠟:確保油相溶解有效成分後,以蠟固形。
  • 藥末冷後添加:避免高溫破壞寒性藥物功效。
  • 埋土出火毒:古人認為此法可緩和藥性,減輕刺激性。

三、治療原理

  1. 行血解毒
    • 當歸、劉寄奴、血餘炭活血散瘀,改善傷處氣血瘀滯;生地黃、大黃、寒水石清熱涼血,解熱毒蘊結。
  2. 潤膚生肌
    • 芝麻油、白蠟形成保護膜,防止創面乾裂,促進癒合。
  3. 燥濕斂瘡
    • 黃柏、白礬、輕粉清熱燥濕,抑制感染,減少滲液腐敗。

此方兼具「活血以行滯、解毒以清熱、潤燥以生肌」三法,符合古人對湯火傷「毒瘀互結」的病機認識,外治與內治理論相通,體現中醫「標本兼顧」的用藥思路。

傳統服藥法


當歸、劉寄奴、頭髮(洗淨)、生地黃1兩。
用芝麻油6兩,銅鍋內煎四味,至發溶藥里,濾滓入白蠟8錢,不住手攪,候藥稍溫下生寒水石、煨大黃、嫩黃柏、生白礬各1兩,輕粉2錢,俱為極細末,攪至藥冷,埋土內出火毒,收。
候患者塗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孕婦、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解毒行血膏, 出處:《瘍科選粹》卷七。 組成:當歸1兩,劉寄奴1兩,頭發(洗淨)1兩,生地黃1兩。 主治:湯火所傷,肌肉爛,血液不行,毒無從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