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碧玉膏

黃金碧玉膏

HUANG JIN BI YU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2.5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心經 16%
脾經 16%
胃經 16%
腎經 16%
肝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黃金碧玉膏」方劑中加入「血餘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血餘炭為動物血經炭化後的產物,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外傷所致的瘀腫、疼痛,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收斂止血,生肌斂瘡: 血餘炭具有一定的收斂止血作用,可以止住傷口出血,加速傷口癒合。同時,其還有生肌斂瘡的功效,有助於傷口組織的修復,預防感染。

因此,「黃金碧玉膏」中加入「血餘炭」,可以有效地治療外傷,促進傷口癒合。

黃金碧玉膏中添加當歸,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當歸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之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對於膏方中所針對的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起到緩解和治療作用。
  2. 補血養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能補血養血、潤燥生津,對於因氣血不足導致的皮膚乾燥、面色蒼白等症狀,起到改善作用,使膏方更具滋養功效。

因此,黃金碧玉膏中添加當歸,既能有效治療病症,又能滋養身體,使其成為藥效更全面、療效更顯著的膏方。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黃金碧玉膏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發背、對口,腐肉已淨,久不收口者」,適用於癰疽潰後,膿腐已盡,但瘡面遲遲不癒的狀況。其功效以生肌長肉、止痛為主,尤其針對「陰毒」所致之瘡口塌陷不斂,加入溫陽之品(如肉桂、附子)可助其收口。若屬「陽毒」(熱證明顯)則避用溫熱藥,體現辨證加減之靈活。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基礎方組成

  1. 白佔(白蠟)、黃佔(黃蠟)

    • 兩者均具收斂、生肌作用,能形成保護膜防止外邪入侵,同時保濕潤澤瘡面,促進肉芽生長。
    • 黃蠟性溫,白蠟性平,合用兼顧溫潤與固護,尤適久潰不斂之證。
  2. 頭髮(血餘炭)

    • 煅炭後具有止血、化瘀、生肌之效,能促進瘡口癒合,傳統認為「髮為血之餘」,可引血歸經。
  3. 歸身(當歸身)

    • 養血活血,改善局部血行,助新生組織生長,符合「膿盡當補」原則。

(2) 加減藥物

  1. 乳香、沒藥

    • 針對疼痛加減,兩者活血止痛、消腫生肌,能緩解瘡面疼痛並促進修復。
  2. 肉桂、附子

    • 專治「陰毒久不收口」,此類瘡口多因陽氣虛衰、氣血凝滯,導致瘡色黯黑、塌陷不紅活。
    • 肉桂溫陽通脈,附子補火助陽,二者能振奮陽氣、驅散陰寒,改善局部氣血運行,從而加速生肌。

(3) 製法與外治原理

  • 麻油熬膏:麻油具潤膚、解毒特性,作為基底能滲透瘡面,攜藥性直達病所。
  • 分步熬製:先熬血餘炭、當歸,取其活血養血之性;後入蠟類固形,乳沒止痛,層次分明。
  • 外敷配合洗滌:以豬蹄湯(傳統認為具滋養瘡面之效)清洗後換藥,保持瘡口潔淨,避免穢毒滯留。

三、綜合機探

此方以「養血潤膚為本,溫通止痛為變」為核心,針對潰後期「虛」與「寒」的病機:

  1. 養血生肌:當歸、血餘炭補血活血,蠟類潤膚固護,奠定癒合基礎。
  2. 辨證加減
    • 熱證(陽毒)禁用溫藥,免助火勢;
    • 寒證(陰毒)加入桂附,破陰回陽,體現「有是證用是藥」的靈活性。
  3. 外治結合內理:通過膏藥覆蓋,創造濕潤環境,符合中醫「煨膿長肉」的瘡瘍修復理論。

此方設計簡潔,兼顧標本,反映古代外科「去腐新生」的治療智慧。

傳統服藥法


白佔1兩,黃佔5錢,頭髮5錢,歸身5錢。
如痛,加乳香、沒藥各1錢5分,肉桂3錢(研),大附子3錢(研);肉桂、附子二味陽毒不用,若陰毒久不收口,塌陷者加入如神。
長肉生肌止痛。
上藥用麻油6兩,以頭髮先熬枯,去滓,再下歸身熬枯去滓,後下黃白佔,待化開再下乳香、沒藥二味,化開和勻成膏。
凡毒久不收不長肉以此膏敷之,外以好膏藥蓋之,或油紙亦可。至1晝夜以豬蹄湯洗去,3換3次而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黃金碧玉膏, 出處:《發背對口治訣論》。 組成:白占1兩,黃占5錢,頭發5錢,歸身5錢。 主治:長肉生肌止痛。主治:發背、對口,腐肉已淨,久不收口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