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精丸

玄精丸

XUAN JI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

寒性指數

45

熱/寒比例

極寒 (0.0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腎經 16%
肝經 16%
肺經 10%
膀胱經 10%
心經 10%
胃經 5%
大腸經 5%
膽經 5%
脾經
腎經
肝經
肺經
膀胱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玄精丸為一種傳統中醫藥方,其主要成分之一為玄精石。玄精石,在中醫藥理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安神定驚之效用,常見於治療因心火旺盛導致的各類症狀,如失眠、心悸等。在玄精丸的組成中,玄精石之所以被選用,主要是基於其藥性與該方劑的主要療效相輔相成。

玄精丸旨在調和心腎,用於治療因心腎不交而引起的虛煩不眠、腰膝酸軟等病症。其中,玄精石不僅能清心除煩,還能補腎壯陽,對於改善上述症狀有著獨特的作用。此外,玄精石亦有助於增強其他藥材的功效,使整個方劑在調節身心方面發揮更佳的作用。因此,玄精石成為了玄精丸不可或缺的一味重要藥材,通過綜合調理達到治療目的。

玄精丸方劑中使用白礬,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收斂止瀉: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泄瀉不止的患者,白礬可收斂腸道,止瀉止痛。
  2. 燥濕止癢: 白礬亦具燥濕止癢之效。在一些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中,白礬可吸附濕氣,止癢止痛。

因此,白礬在玄精丸中起到收斂止瀉、燥濕止癢的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發揮更大的療效。

中藥方劑[玄精丸]的組成中,包含[鉛丹],因為鉛丹具有強效的解毒和消腫作用。鉛丹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毒素,對於由毒素引起的腫脹和炎症有顯著的改善效果。此外,鉛丹的消腫作用使得[玄精丸]在處理皮膚問題和腫脹方面更加有效,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

玄精丸方劑中包含大青鹽,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 大青鹽性寒,味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方中加入大青鹽,可輔助其他藥物清熱解毒,降低體內熱毒,緩解症狀。
  2. 瀉火通便: 大青鹽可瀉火通便,對於因熱毒壅滯而導致的便祕、腹脹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同時,也能促進毒素排出,減輕身體負擔。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玄精丸主治「休息痢久不癒,面色青黃,四肢逆冷,不思飲食」,此證屬中醫「久痢」範疇,特點為:

  1. 病機重點:痢疾反覆發作,久病傷陽,脾胃虛寒,乃至陽氣不達四末(四肢逆冷)、氣血失榮(面色青黃)、運化失司(不思飲食)。
  2. 「休息痢」特徵:時發時止,多因正虛邪戀,寒濕或虛寒夾雜,傳統認為與腸道「冷積」滯留有關。

此方以溫化冷積、固澀止痢為治療方向,結合藥物組成,推測其作用在於溫陽散寒、燥濕解毒、固腸止瀉,適用於虛寒為主、兼夾濕濁的久痢。


二、組成藥物邏輯分析

(1)藥物性味與功效

  1. 太陰玄精(玄精石)

    • 性味鹹寒,傳統用於「治陰證傷寒,四肢厥冷」,能引陽藥入陰分,在此方中或為反佐溫燥之性,並助散陰寒凝滯。
  2. 白礬(明礬)

    • 性澀寒,主收斂止瀉、燥濕解毒。《本草綱目》載其「燥濕解毒,定久瀉」。此處用量最大,為方中君藥,用於固澀腸道、清除濕毒。
  3. 黃丹(鉛丹)

    • 辛微寒有毒,傳統用於「鎮驚墜痰,殺蟲止痢」,此方取其澀腸止瀉、殺蟲(古謂痢疾與蟲積相關)之效,然需注意其毒性,現代臨床已罕用。
  4. 青鹽

    • 鹹寒,入腎經,助玄精石引藥下行,兼軟堅散結,或能化解腸道滯留之冷積。
  5. 皂莢(存性燒熟)

    • 辛溫,燒炭後減其峻烈之性,增溫通止痢作用,古方常用於「通腸胃壅滯」,此處或用以溫通腸絡,助排冷積。
  6. 糯米飯為丸

    • 甘溫補中,顧護脾胃,緩和諸藥峻性,兼助藥力黏附腸道。

(2)配伍邏輯

  • 溫與寒並用:玄精石、青鹽鹹寒,反佐白礬、黃丹之寒澀,並防燥熱傷陰;皂莢炭溫通,平衡全方寒性,形成「寒溫並調」格局。
  • 標本兼治
    • 治標:白礬、黃丹收澀止瀉,直接控制痢疾症狀。
    • 治本:皂莢炭、糯米溫運脾陽,化解冷積,改善虛寒體質。
  • 升降同施:玄精石引藥下行,皂莢炭溫通升陽,符合「清濁相干」之痢疾病機。

三、治療原理推測

  1. 固澀腸道:白礬、黃丹收斂濕毒,減少腸液流失,針對久痢滑脫。
  2. 溫化冷積:皂莢炭通陽散結,輔以糯米溫中,破解寒濕凝滯腸絡。
  3. 解毒殺蟲:黃丹、白礬古用於殺蟲(如痢疾阿米巴),青鹽軟堅散結,或助消除腸道潛伏病邪。
  4. 調和陰陽:玄精石引陽入陰,改善四肢逆冷、面色青黃等陽虛見症。

此方體現「澀而不滯、溫而不燥」的組方思路,適合虛寒型久痢兼濕毒未清者,然因含鉛丹等毒性成分,現代應用需謹慎調整。

傳統服藥法


太陰玄精2兩, 白礬半斤, 黃丹2兩, 青鹽半兩。
上為細末,入生鐵銚子內,燒白礬汁盡為度,後以不蚛皂莢三挺,存性燒熟都研為末,用糯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食慾不振面色發青

相同名稱方劑


玄精丸, 出處:《聖惠》卷五十九。 組成:太陰玄精2兩,白礬半斤,黃丹2兩,青鹽半兩。 主治:休息痢久不癒,面色青黃,四肢逆冷,不思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