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效硇砂丸的組成中包含硇砂,主要是因為硇砂在中醫藥中被認為具有獨特的藥用特性。硇砂,化學名稱為硫化鉍,過去常被用於治療一些皮膚病變,如濕疹或癬病,因其具備一定的消炎和抗菌作用。它的主要成分中包含硫,可以幫助降低皮膚的病原體活動,促進傷口癒合。
此外,硇砂在中藥方劑中也常作為重鎮藥材,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提升整體方劑的協同作用。配合其他中藥材使用時,可以調和藥性,增強治療效果,特別是在解毒、消腫及舒緩疼痛方面。此外,硇砂的細膩性質也使其易於被人體吸收,進而提高整體療效。因此,硇砂的加入使得神效硇砂丸在許多疾病的治療中顯得尤為重要。
「神效硇砂丸」方劑中包含芒硝,其作用主要有二:
- 瀉下通便:芒硝性寒,味鹹苦,入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之效,可治療便祕、積滯等症。
- 消腫止痛:芒硝還具有消腫止痛之功效,可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癰疽等症。
因此,芒硝在「神效硇砂丸」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通利大便,消腫止痛,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然而,芒硝屬於峻下藥,使用需謹慎,不可自行服用,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神效硇砂丸」方劑中包含「大青鹽」,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清熱解毒: 大青鹽性寒,味苦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效,可針對硇砂所致的熱毒症狀,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起到緩解作用。
- 引藥入肝: 硇砂性偏燥,易傷肝腎,而大青鹽入肝經,可引導硇砂藥力直達肝臟,並輔助其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避免單獨使用硇砂造成的副作用。
總之,大青鹽在「神效硇砂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能減輕硇砂的毒性,還能引導藥力發揮最佳療效。
「神效硇砂丸」方劑中含有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收斂止瀉: 白礬性寒,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可治療因脾胃虛寒、濕熱內蘊引起的腹瀉、痢疾等症。
- 燥濕止癢: 白礬亦具燥濕止癢作用,可治療濕疹、皮膚瘙癢等皮膚病。
然而,白礬屬重金屬,需嚴格控制用量,否則可能引起中毒。因此,服用此方劑應諮詢專業醫師,以確保安全有效。
神效硇砂丸中的鉛丹,其實是中醫藥中較為特殊且需謹慎處理的成分。鉛丹,又名鉛礦或鉛硫礦,主要成分為硫化鉛,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中藥方劑中使用鉛丹,主要是因為其具有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在一些中醫理論中,鉛丹被認為能夠特別針對某些疾病如腫瘤、毒瘡等有獨特的療效。
然而,由於鉛丹的毒性,使用時必須非常謹慎。過量或不當使用可能會導致中毒,對人體產生嚴重的危害。因此,傳統中醫在使用鉛丹時,通常會與其他藥材搭配,調和其毒性,以達到療效而減少副作用,同時也需依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個性化調配。
綜合來看,鉛丹在神效硇砂丸中的使用是一把雙刃劍,其功效與風險並存,醫師需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與豐富經驗,以確保安全有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神效硇砂丸 」
組成:
芒硝:性寒味苦鹹,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
鉛丹:性微寒,味甘、澀,有毒。外用治瘡瘍腫毒、丹瘤諸瘡、蛇蟲咬傷。鉛丹辛能散結,寒能清熱,以其辛寒之性,故能散腐肉之結,清腐肉之熱。
主治功效:
水臟受了虛寒,時間久了就會積聚風寒。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3-5 克,一日 2-3 次。小兒酌減。
注意事項:
本方有瀉下作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鉛丹有毒,外用時應避免接觸眼睛、口鼻等粘膜部位,不宜久用,久用則傷正氣,應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
本方不宜與補益藥物同用。
總結:
中藥方劑「 神效硇砂丸 」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主治水臟受了虛寒,時間久了就會積聚風寒。使用時應注意其瀉下作用和鉛丹的毒性,不宜久用。
傳統服藥法
硇砂3分,雄黃1分,朱砂1分,黃丹1分(微炒),麝香3錢,巴豆10枚(去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都入於乳鉢內,順日研半日,用煎醋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以溫酒送下5丸,不拘時候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損傷脾胃。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本方。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硇砂丸, 出處:《聖惠》卷九十八。 組成:硇砂半兩,消石1分,青鹽半兩,白礬1兩,黃丹1兩。 主治:水臟憊傷,久積風冷。
神效硇砂丸, 出處:《聖惠》卷七十一。 組成:硇砂1兩,水銀1兩,琥珀1兩,朱砂1兩,麝香1分,硫黃1分。 主治:行經脈,利血氣。主治:婦人血氣攻心腹疼痛。
神效硇砂丸, 出處:《聖惠》卷七。 組成:硇砂3分,雄黃1分,朱砂1分,黃丹1分(微炒),麝香3錢,巴豆10枚(去心研,紙裹壓去油)。 主治:腎臟冷氣卒攻,臍腹疼痛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