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頂散

涼頂散

LIANG DI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0.4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肺經 14%
心經 13%
膽經 9%
脾經 9%
三焦經 5%
胃經 5%
腎經 5%
小腸經 5%
大腸經 5%
心包經 4%
肝經
肺經
心經
膽經
脾經
三焦經
胃經
腎經
小腸經
大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涼頂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活血止痛的功效。涼頂散用於治療頭風頭痛,常伴有發熱、口渴、舌苔黃膩等症狀,川芎可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緩解頭痛症狀。
  2. 活血通絡,改善頭部血液循環: 川芎具有活血通絡的作用,可改善頭部血液循環,緩解頭部脹痛、頭昏眼花等症狀。涼頂散中的其他藥物如薄荷、菊花等也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與川芎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療效。

涼頂散方劑中含有薄荷,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暑: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暑、疏散風熱的功效。對於因暑熱引起的頭痛、目赤、口渴、心煩等症狀,薄荷能有效緩解,達到清涼解暑的作用。

二、 疏散風熱: 薄荷能疏散風熱,並具有止癢、消炎等功效。涼頂散方劑常用於治療因風熱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薄荷的加入能有效疏散風熱,改善症狀。

涼頂散中包含鬱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鬱金味苦辛,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上攻引起的頭部症狀,如頭痛、頭暈、目赤腫痛等。
  2. 活血化瘀:鬱金還具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可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頭部疼痛,並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炎症消退。

因此,涼頂散中加入鬱金,可發揮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雙重功效,有效治療熱毒上攻引起的頭部病症。

涼頂散中加入芒硝,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芒硝性寒,味鹹,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的作用。涼頂散主治頭痛、目赤、咽喉腫痛等熱證,芒硝可清熱解毒,緩解上焦火熱,達到涼頂止痛的效果。
  2. 引藥入肝:芒硝味鹹,入肝經,能引藥入肝,加強藥效。涼頂散中其他藥物如石膏、知母等,主要作用於上焦,而芒硝則可以引導藥力下行,直達肝經,更有效地治療肝火上炎所致的頭痛、目赤等症狀。

涼頂散中包含乳香,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有助於緩解頭部疼痛、眩暈等症狀。
  2. 通絡止痛: 乳香可通經絡,舒筋活絡,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頭部疼痛、麻木、僵硬等症狀,具有顯著的止痛作用。

涼頂散以乳香配合其他藥物,可達到疏風清熱、涼血止痛的效果,適用於風熱上擾、痰熱內蘊、頭風頭痛等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涼頂散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涼頂散首載於《聖濟總錄》,主治**「赤眼疼痛腫,刺着生翳」。此證屬風熱上攻目赤,或因外物刺傷目睛,導致睛珠紅腫熱痛、角膜生翳(雲霧遮睛)。其效重在清瀉頭目風熱、消腫退翳**,透過鼻腔給藥(鼻搐)與外敷(黃連汁浸目)雙途徑,快速緩解急性眼部炎證。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1. 藥物組成解析

  • 川芎(1兩):辛溫上行,為「血中氣藥」,能引諸藥上達頭目,開散鬱結,兼活血止痛。
  • 薄荷(1兩):辛涼透散,清利頭目,專疏風熱之邪,緩解眼目腫痛。
  • 鬱金(1兩):苦寒入血,涼血散瘀,助消目中血絡瘀熱,防翳膜纏繞。
  • 盆消(1.5兩,即芒硝):鹹寒軟堅,瀉火解毒,外用能滲透消腫,引熱下行。
  • 乳香(3錢):活血定痛,生肌去翳,針對目睛外傷或瘀滯生翳。
  • 龍腦(冰片):若加用則辛香走竄,通竅散火,加速藥力透達目竅。

2. 配伍邏輯

  • 升降相因:以川芎上行引藥,薄荷宣散風熱;芒硝沉降瀉火,鬱金涼血下行,形成「清上瀉下」之勢。
  • 內外合治
    • 鼻搐法(鼻腔給藥):藉鼻腔與目竅之經脈相通(如足太陽經),藥氣直達病所,疏風瀉火。
    • 黃連外浸:黃連苦寒清熱解毒,煎汁外敷直接瀉火退紅,與內服方呼應。

3. 治療原理

  • 風熱外解:薄荷、川芎疏散頭目風熱,防邪鬱化火。
  • 血熱內清:鬱金、芒硝涼血瀉火,乳香活血通滯,改善眼部充血瘀腫。
  • 退翳生新:乳香配合芒硝軟堅散結,黃連外敷抑菌消炎,共促角膜修復。

整體功效歸納

涼頂散以「瀉火涼血為主,疏風退翳為輔」,透過開竅透熱、外清內瀉,迅速緩解急性目赤腫痛。其組方體現「上病下取」與「就近祛邪」的結合,尤適於風熱夾瘀型眼病,體現中醫「給邪出路」的治療智慧。

傳統服藥法


川芎1兩,薄荷1兩,鬱金1兩,盆消1兩半,乳香3錢(或加龍腦尤佳)。
上為細末。
鼻內搐之。次用黃連為末,煎濃汁,熱渫漬搭漚浸目上,滲半錢汁。口中覺苦,疼痛自消,昏翳漸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血。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涼頂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七十引《施圓端效方》。 組成:川芎1兩,薄荷1兩,鬱金1兩,盆消1兩半,乳香3錢(或加龍腦尤佳)。 主治:赤眼疼痛腫,刺著生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