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上清龍腦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具有疏散風熱、活血止痛、清熱解毒之效。對於上清龍腦散所治療的風熱上攻、頭目昏脹、鼻塞流涕等症狀,川芎能有效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改善頭部不適。
- 行氣活血,通鼻竅:川芎可活血行氣,通經活絡,能改善鼻塞不通的症狀,促進鼻腔通氣,有助於緩解頭昏腦脹等不適。
因此,川芎的加入,不僅能有效治療風熱上攻等症狀,還能促進鼻腔通氣,達到治療效果。
上清龍腦散中加入鬱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鬱金味苦辛,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上清龍腦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神昏譫語等症,鬱金可配合其他藥物,清除體內熱毒,改善神志不清的症狀。
- 活血化瘀: 鬱金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有助於恢復正常的神經功能。上清龍腦散中的龍腦等藥物可能導致血液循環不暢,鬱金的加入可以起到協同作用,促進藥物吸收和療效的發揮。
上清龍腦散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上清龍腦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上攻所致的鼻淵、鼻流膿涕、口臭等症,黃芩可以清熱解毒,消散鼻腔炎症,達到治療目的。
- 止血生肌:黃芩具有一定的止血生肌作用,能幫助修復鼻腔黏膜損傷,促進組織再生,防止鼻腔反覆出血。上清龍腦散中加入黃芩,可以提高治療效果,促進病患早日康復。
上清龍腦散中包含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芒硝性寒,味苦鹹,入肝、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的功效。上清龍腦散為清熱解毒之劑,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神昏譫語,口渴煩躁等症,芒硝可助其清熱解毒,並能通利二便,降低體內熱毒。
- 開竅醒神: 芒硝具有通利竅道,開竅醒神的作用,對於熱毒入腦,神昏譫語等症有較好的療效。上清龍腦散中龍腦、冰片等亦有開竅醒神的功效,芒硝的加入可增強其開竅醒神之效,促進患者恢復意識。
上清龍腦散中包含谷精草,主要因其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與方劑主治的熱毒上攻、鼻衄、齒齦腫痛等症狀相契合。
谷精草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善於清熱解毒,尤其對熱毒上攻之症效果顯著。其涼血止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因熱毒上攻導致的鼻衄。此外,谷精草亦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齒齦腫痛等症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總而言之,谷精草的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功效,與上清龍腦散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相輔相成,故納入此方劑中。
上清龍腦散中加入龍骨,主要原因如下:
- 鎮驚安神: 龍骨性寒,味甘鹹,入心、腎經,具有鎮驚安神、平肝熄風之效。對於上清龍腦散治療的頭風、眩暈、驚悸等症狀,能起到緩解作用。
- 收斂固澀: 龍骨還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可協助其他藥物收斂止汗、固澀止瀉,進一步提升藥效,使療效更加顯著。
上清龍腦散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在於其獨特的藥性。
一、開竅醒神: 麝香氣味芳香濃烈,能迅速通過鼻腔直達大腦,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對於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能起到迅速改善的作用。
二、活血止痛: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
上清龍腦散中,麝香與其他藥物配合,可增強藥效,治療更廣泛的疾病,例如中風、癲癇、昏迷等急症,以及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
上清龍腦散中加入乳香,主要源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清除瘀血,減輕炎症反應。對於上清龍腦散所治的頭風、鼻淵、齒痛等症,往往伴隨局部組織充血、腫脹,乳香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達到止痛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上清龍腦散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赤眼腫痛,漸生雲膜」,即眼部紅腫熱痛,且逐漸出現翳膜遮睛之症。此類症狀多因風熱上攻、火毒蘊結或氣血瘀滯所致,屬實熱證範疇。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 川芎(3錢):辛溫行氣活血,能上達頭目,散風邪、通血脈,緩解眼絡瘀滯所致之腫痛。
- 鬱金(3錢):辛苦寒,既可行氣解鬱,又能涼血散瘀,協助清熱活血,治目赤兼氣滯血瘀者。
- 廣芩(3錢,應為黃芩):苦寒清熱瀉火,尤善清上焦肺胃之熱,針對熱毒上攻目竅之病機。
- 盆消(3錢,即芒硝):咸寒軟堅瀉下,導火熱從二便出,減輕目部火毒熾盛之勢。
- 谷精草(半錢):甘平輕浮,專入肝經,疏散風熱、明目退翳,直接改善雲膜遮睛。
- 龍骨(1分):收斂固澀,兼能鎮靜安神,防止火熱擾神,或輔助斂瘡生肌。
- 麝香(1分):辛香走竄,開竅通絡、活血散結,助藥力直達病所,化解目絡瘀阻。
- 乳香(1錢半):苦辛溫,活血止痛、消腫生肌,協同他藥緩解眼部腫痛及翳障。
[方劑配伍邏輯]
- 清熱為主:黃芩、芒硝清泄實熱,釜底抽薪;谷精草專清肝經風熱。
- 活血為輔:川芎、鬱金、乳香行氣活血,改善局部瘀滯,防止熱與血結。
- 開竅透達:麝香引藥上行,龍骨斂鎮兼顧,使藥力集中於目竅。
- 給藥途徑:鼻內搐藥,取「上病下治」之理,利用鼻目相通之竅,使藥氣上熏速效。
[治療原理總結]
本方以清熱瀉火、活血散結為核心,針對風熱瘀血交阻於目之證。通過清降火毒、疏通目絡、退翳明目三者協同,達到消腫止痛、防治雲膜生成的效果。外治鼻吸之法,亦體現中醫「通竅捷徑」的用藥智慧。
傳統服藥法
川芎3錢,鬱金3錢,廣芩3錢,盆消3錢,谷精草半錢,龍骨1分,麝香1分,乳香1錢半。
上為細末。
鼻內少搐。
方中谷精草,原作「谷青」,據《普濟方》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上清龍腦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七十引《施圓端效方》。 組成:川芎3錢,鬱金3錢,廣芩3錢,盆消3錢,谷精草半錢,龍骨1分,麝香1分,乳香1錢半。 主治:赤眼腫痛,漸生雲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