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效宣腦散

SHEN XIAO XUAN NAO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偏寒 (0.5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0%
肺經 23%
心經 15%
膽經 15%
胃經 7%
心包經 7%
肝經
肺經
心經
膽經
胃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神效宣腦散中加入鬱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鬱金性味辛、苦、涼,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供血,緩解腦部淤血,對於因血瘀阻滯引起的頭昏、頭痛、眩暈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2.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鬱金還具有一定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作用,可有效緩解腦部炎症,降低顱內壓,改善腦部腫脹,有助於恢復腦功能。

神效宣腦散中加入川芎,主要是利用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腦部供血,緩解頭風、頭痛、眩暈等症狀。同時,川芎還能疏通經絡,解除氣血阻滯,對於因氣血瘀阻導致的腦部疾病,如中風、腦梗塞等,也具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神效宣腦散」方劑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青黛性寒,味甘苦,入心、肝經。其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可有效治療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頭風、頭痛、目赤腫痛等症狀。
  2. 宣通竅竅,開竅醒神:青黛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宣通竅竅之效,可通利肝氣,改善頭部氣血循環,有助於清醒頭腦,增強神志。

因此,青黛的加入有助於「神效宣腦散」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同時宣通竅竅、開竅醒神,達到治療頭風、頭痛、目赤腫痛等症狀的功效。

神效宣腦散方中使用薄荷,主要基於其清涼解表、疏風散熱的功效。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痛解痙的功效。

臨牀運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目眩、鼻塞流涕、咽喉腫痛等症。在神效宣腦散中,薄荷可以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宣通鼻竅、止痛止癢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神效宣腦散」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中藥方劑「神效宣腦散」主要用於治療鼻淵,症狀表現為鼻中流出黃水

組成分析及治療原理:

該方劑由以下五味藥組成:

  • 鬱金: 性辛、苦、寒,歸肝、心、肺經。具有活血止痛、行氣解鬱、清心涼血、利膽退黃的功效。在此方中,主要取其行氣活血、清熱涼血之功,以疏通鼻竅,清除熱毒。
  • 川芎: 性辛、溫,歸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在此方中,主要取其活血行氣、上行頭目、祛風通竅之功,以助鬱金疏通鼻竅,緩解鼻塞。
  • 青黛: 性鹹、寒,歸肝、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瀉火定驚的功效。在此方中,主要取其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以清除鼻竅內的熱毒,消散腫脹。
  • 薄荷: 性辛、涼,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的功效。在此方中,主要取其辛涼宣散、清利頭目、通利鼻竅之功,以協助諸藥疏風散熱,通竅止痛。
  • 小黃米: 在此方中可能作為引藥或賦形劑,使藥物更容易被鼻黏膜吸收。

綜合分析:

「神效宣腦散」以鬱金、川芎行氣活血,疏通鼻竅;以青黛清熱解毒,清除鼻竅內熱毒;以薄荷辛涼宣散,清利頭目,通利鼻竅。五藥合用,共奏行氣活血、清熱解毒、通利鼻竅之功。通過口噙冷水,搐鼻中的給藥方式,使藥物直達病所,快速發揮藥效,從而達到治療鼻淵,使鼻中黃水排出的目的。

古文記載此方「取黃水鼻中下,立效」,說明其療效迅速。其中《証治準繩‧類方》也提到了使用苦葫蘆子浸酒或童便納鼻中的方法,可見古代醫家對於鼻淵的治療多採用外治法,以期迅速緩解症狀。

總結:

「神效宣腦散」通過行氣活血、清熱解毒、通利鼻竅的藥物組合,並採用搐鼻中的給藥方式,針對鼻淵病機,直達病所,快速發揮藥效,是一種有效的治療鼻淵的外治方劑。


傳統服藥法


川鬱金3分,川芎3分,青黛(水飛)3分,薄荷3分,小黃米3分。
上為細末。
每服少許,冷水噙之。取黃水鼻中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相關疾病


鼻竇炎鼻咽腫瘤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宣腦散, 出處:《普濟方》卷五十七。 組成:川鬱金3分,川芎3分,青黛(水飛)3分,薄荷3分,小黃米3分。 主治:鼻淵。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