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味鐵箍散

SHI WEI TIE G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7%
胃經 14%
脾經 14%
肺經 14%
心經 11%
大腸經 8%
腎經 5%
膀胱經 2%
膽經 2%
心包經 2%
小腸經 2%
三焦經 2%
肝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十味鐵箍散中加入黃柏,主要源於其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的功效。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其能清熱瀉火,針對濕熱蘊結所致的下肢水腫、疼痛、潰爛 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此外,黃柏亦能 燥濕殺蟲,有助於治療濕熱所引起的皮膚瘙癢、糜爛 等病症。

因此,在十味鐵箍散中,黃柏的加入可有效 清熱解毒、燥濕止癢,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治療濕熱下肢疾患的目的。

十味鐵箍散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瀉火燥濕之功效。十味鐵箍散主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而跌打損傷常伴有局部紅腫熱痛,黃連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改善局部炎症反應。
  2. 收斂止痛: 黃連還具有收斂止痛的功效,可以幫助收斂傷口,止痛消腫。在十味鐵箍散中,黃連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收斂止痛、促進傷口癒合的效果。

十味鐵箍散中包含白蘞,主要原因有二:

  1. 補脾健胃,固澀止瀉:白蘞味甘、性平,入脾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固澀止瀉的功效。十味鐵箍散主治脾虛濕盛、氣虛下陷導致的久瀉不止,白蘞可補脾固澀,改善脾胃功能,減少腹瀉。
  2. 利水消腫,止痛安胎:白蘞亦有利水消腫、止痛安胎的作用。十味鐵箍散中,白蘞有助於利水消腫,緩解因脾虛水濕積聚而導致的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白蘞的止痛安胎作用,可減輕腹痛,緩解妊娠期的腹瀉症狀。

十味鐵箍散中包含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降逆止嘔: 半夏性辛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效。方中因胃氣上逆、嘔吐不止,半夏可降逆止嘔,緩解胃脘不適,配合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止嘔止痛的效果。
  2. 燥濕化痰: 半夏亦具燥濕化痰之功,可祛除痰濕,改善因痰阻所致的胸悶、氣喘等症狀。方中因濕痰阻滯,半夏可化痰利氣,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通暢氣機、改善呼吸道症狀的作用。

十味鐵箍散中加入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固精: 何首烏性微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益精血、烏髮黑鬚、滋陰潤燥的功效。對於腎虛精虧導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鬚髮早白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2. 強筋壯骨: 何首烏還能補肝腎,強筋骨,對於風濕痺痛、骨質疏鬆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而十味鐵箍散正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症狀,因此加入何首烏可起到補益肝腎,強筋壯骨,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

十味鐵箍散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止痛: 白芷具有行氣止痛之功效,能疏通經絡,緩解局部瘀滯,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等症狀有緩解作用。鐵箍散作為治療跌打損傷的常用方劑,白芷的加入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止痛,使藥效更為顯著。

2. 祛風散寒: 白芷具有一定的祛風散寒功效,可以驅散外邪,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對於跌打損傷後出現的寒邪入侵,白芷可以起到溫經散寒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白芷的加入,不僅能夠促進藥效的發揮,更能提升治療效果,使十味鐵箍散在治療跌打損傷方面更為全面。

「十味鐵箍散」中包含「百草霜」的原因主要有二:

  1. 收斂止血: 百草霜為草藥經霜降後,其草木精華凝結成霜,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十味鐵箍散以治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為主,百草霜可協助收斂傷口,止血止痛。
  2. 活血化瘀: 百草霜亦具活血化瘀之效,有助於散瘀消腫,促進傷口癒合。十味鐵箍散中加入百草霜,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

十味鐵箍散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其瀉熱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

大黃苦寒,入肝膽二經,能清熱瀉火,瀉下通便,並可活血化瘀,止痛消腫。此方以鐵箍散為基礎,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而大黃的加入可助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並促進瘀血消散,達到止痛消腫,活血化瘀的功效。此外,大黃亦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藥物吸收,提高藥效。

十味鐵箍散中加入芙蓉葉,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芙蓉葉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在十味鐵箍散中,芙蓉葉可以幫助清熱解毒,消散因外邪入侵或內熱壅盛引起的熱毒,同時也能涼血止血,緩解因熱毒瘀阻導致的出血症狀。

此外,芙蓉葉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藥物更好地滲透到患處,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十味鐵箍散」- 深入瞭解其組成

十味鐵箍散

組成:

  • 黃柏: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白蘞:清熱解毒、解毒、清熱瀉火、化腐生肌、散結、活絡止痛、斂瘡。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何首烏: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百草霜: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斂瘡生肌。
  • 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
  • 芙蓉葉:清熱解毒、涼血利尿、消腫止痛、清暑止瀉。

主治功效:

  • 發背:指背部生瘡或腫瘤。
  • 諸腫毒瘡:指各種各樣的腫瘤和毒瘡。

組成介紹:

  1.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

  2.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3. **白蘞:**具有清熱解毒、解毒、清熱瀉火、化腐生肌、散結、活絡止痛、斂瘡等藥效。

  4.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

  5. **何首烏:**在中醫藥中以多樣功效著稱,涵蓋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等。

  6.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適用於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7. **百草霜:**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斂瘡生肌的功效,可治療肺熱、咳嗽、咽喉炎等症狀,同時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

  8.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

  9. **芙蓉葉:**性微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尿、消腫止痛、清暑止瀉等功效。

總結:

十味鐵箍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瘡瘍腫毒、背部生瘡或腫瘤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十味鐵箍散應遵循醫囑,切忌自行用藥。

傳統服藥法


黃柏1.5兩,黃連1.5兩,白蘞1.5兩,半夏1.5兩,何首烏1.5兩,白芷1.5兩,陳小粉1.5兩,百草霜1.5兩,大黃2兩,芙蓉葉3兩半。
上為末。
用豬膽汁或米醋調塗患處,留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十味鐵箍散,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四。 組成:黃柏1兩半,黃連1兩半,白蘞1兩半,半夏1兩半,何首烏1兩半,白芷1兩半,陳小粉1兩半,百草霜1兩半,大黃2兩,芙蓉葉3兩半。 主治:發背,諸腫毒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