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礬散

DING FA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仙拈集》卷一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32

熱/寒比例

偏寒 (0.5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脾經 22%
膀胱經 12%
肝經 12%
大腸經 12%
腎經 9%
胃經 9%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丁礬散中包含白礬,乃因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解毒殺蟲之效。白礬可收斂止瀉,並能清熱解毒,對於濕熱蘊結、脾胃不和引起的腹瀉,以及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皆有一定的療效。白礬還可抑制細菌生長,治療外傷感染,故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丁礬散方中包含丁香,主要原因如下:

  1. 溫中散寒,止嘔止瀉: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之功效。對於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丁香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起到緩解作用。
  2. 行氣止痛,消腫止痛:丁香亦具有行氣止痛、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如胸腹疼痛、牙痛、咽喉腫痛等。

主治功效


水瀉不止。

傳統服藥法


枯礬1錢,丁香5分。
上為末。
黃酒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丁礬散, 出處:《仙拈集》卷一。 組成:枯礬1錢,丁香5分。 主治:水瀉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