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龍散

香龍散

XIANG LO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續名家方選》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4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脾經 25%
腎經 25%
胃經 25%
肺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香龍散中包含丁香,主要原因如下:

  1.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溫暖脾胃,散寒止痛,對於因寒邪客胃導致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 增強藥效: 丁香與方中其他藥材如肉桂、附子等藥物配合,可增強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效果,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香龍散中使用丁香,是基於其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並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寒邪客胃、脘腹冷痛等症狀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香龍散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遺溺」,即現代所稱之小兒或成人遺尿症。古代醫家認為遺溺多因腎氣不足、膀胱失約,或下焦虛寒所致。方中以蝮蛇、雞舌香二藥配伍,旨在溫補下元、收攝止遺,尤其適用於虛寒型遺溺,其療程「不過24日而愈」,顯示其預期效果較為明確。


組成藥物之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蝮蛇(1錢)

    • 性味歸經:甘溫,有毒,傳統認為入肝、腎經。
    • 功效推論:蝮蛇在古代方書中多用於祛風通絡、溫腎助陽。其「溫性」可散下焦寒氣,而「入腎」之特性則能強化腎氣,改善腎虛不固之遺尿。此外,蛇類藥物亦具收斂之性,或間接固攝膀胱。
  2. 雞舌香(2分,即丁香之一種)

    • 性味歸經:辛溫,入脾、胃、腎經。
    • 功效推論:此藥為古代溫中降逆之品,其辛溫之性可暖下焦,助陽氣升發。丁香類藥物亦能「醒脾」,間接加強中焦運化,使水液代謝歸於常道,減少夜間遺溺。

配伍與治療機理

  • 溫腎固攝:蝮蛇為主藥,溫補腎陽以治本;雞舌香為輔,散寒暖下以助氣化。二者協同,針對腎陽虛弱、膀胱不約之病機。
  • 劑量設計:蝮蛇用量較重(1錢),主導溫補;雞舌香量輕(2分),取其辛香走竄而不過燥。兒童隨年齡遞增劑量,反映對體質差異之考量。
  • 酒引藥力:以溫酒送服,既可增強溫通之效,亦助藥性直達下焦。白湯則為不耐酒力者替代,顯示用藥靈活。

此方簡潔,藥性偏溫,推測其適用於「下元虛冷」之遺尿,然若屬熱證或陰虛者恐非所宜。透過溫補固攝,調和氣化功能,而達止遺之效。

傳統服藥法


蝮蛇1錢,雞舌香2分。
上為細末。
臨臥服。凡自7-10歲,每服5分;自10-15歲,隨年壯每增1分;15歲以上,每服1錢,溫酒送下;惡酒者白湯亦佳。不過24日而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尿失禁夜間遺尿

相同名稱方劑


香龍散, 出處:《續名家方選》。 組成:蝮蛇1錢,雞舌香2分。 主治:遺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