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蘞薏苡湯

BAI LIAN YI Y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八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肝經 18%
心經 16%
肺經 15%
腎經 13%
胃經 9%
膀胱經 3%
膽經 3%
脾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白蘞薏苡湯中包含白蘞,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利水滲濕:白蘞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利水滲濕、消腫止痛之效。白蘞能有效改善水濕停滯導致的脾胃失調,與薏苡仁合用,可加強利水滲濕的效果,對於水腫、小便不利、腹脹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 健脾益氣:白蘞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與薏苡仁共同作用,能更有效地改善脾胃氣虛,使濕邪不易困阻。

「白蘞薏苡湯」中加入「薏苡仁」乃因其藥性平和,兼具利水滲濕、健脾除痺、清熱解毒之效。

薏苡仁性涼,味甘淡,入脾、肺、腎經,能利水滲濕,對於濕熱蘊結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濕疹、腳氣等症,皆有良好療效。同時,其健脾除痺的功效,對於脾虛濕困所致之脘腹脹滿、四肢困重、食慾不振等症,亦能起到改善作用。

因此,將薏苡仁加入「白蘞薏苡湯」中,不僅能加強利水滲濕之效,更能協同其他藥材,達到健脾除痺、清熱解毒之功效,進一步提升整體療效。

白蘞薏苡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是針對其緩解脾胃虛寒,並止瀉止痛的功效。

白蘞薏苡湯本身以白蘞、薏苡仁為主,清熱利濕,健脾除濕。但若脾胃虛寒,濕邪不去反而加重寒邪,則會導致腹痛、泄瀉等症狀。而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可以溫養脾胃,緩解寒邪對脾胃的侵襲,並改善腹痛、腹瀉等症狀,使藥效更趨完整。

白蘞薏苡湯中加入桂枝,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化濕:白蘞薏苡湯主要功能為健脾利濕,但若脾陽不足,則濕氣難以祛除。桂枝性溫,可溫陽散寒,促進脾陽運化,有助於濕氣的排出。

2. 疏通經絡:桂枝能通經活絡,改善血液循環。當體內濕氣過重時,容易造成經絡不通,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桂枝可疏通經絡,使濕氣更易排出,同時也能緩解因濕邪阻滯所引起的各種不適。

白蘞薏苡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利水消腫: 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利水消腫、通經活絡的功效。白蘞薏苡湯本身以白蘞、薏苡仁等藥材為主,清熱利濕,配合川牛膝,能增強利水消腫之效,對於濕熱蘊結、水腫脹滿等症狀,效果更佳。
  2. 活血通絡: 川牛膝除了利水消腫,還可活血通絡,促進血液循環。白蘞薏苡湯中加入川牛膝,不僅利水消腫,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消除水腫、改善肢體麻木等症狀。

白蘞薏苡湯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寧心,緩解失眠: 白蘞薏苡湯以健脾除濕為主,但脾虛濕盛常伴隨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酸棗仁性味甘酸,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汗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脾虛濕盛導致的失眠,使患者安然入睡,提高治療效果。
  2. 滋養心脾,協調整體: 酸棗仁能滋養心脾,與白蘞、薏苡仁等藥物共同作用,可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水濕代謝,從而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同時,酸棗仁的加入也能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單純健脾除濕可能造成的燥性。

白蘞薏苡湯中加入乾薑,主要是為了溫脾燥濕,協調藥性。

白蘞、薏苡仁皆屬性寒涼之品,擅長利水滲濕,但脾胃虛寒者服用易傷脾陽,導致腹痛泄瀉。乾薑性溫,可溫中散寒,助脾陽運化水濕,避免藥性過寒傷脾,同時也能提高藥效。此外,乾薑還能調和白蘞、薏苡仁的寒性,使藥性更平和,不易產生不良反應。

白蘞薏苡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白蘞性寒,薏苡仁性涼,甘草性甘平,加入甘草能調和藥性,緩解寒涼之性,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過於寒涼而傷脾胃。
  2. 增強功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解毒的作用,與白蘞、薏苡仁合用,能更好地發揮清熱利濕、健脾除濕的功效,使療效更加顯著。

白蘞薏苡湯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 白蘞薏苡湯主要功效為健脾利濕,但其藥性偏寒,對於脾陽虛寒者,單用容易加重寒濕,甚至引發脾胃不適。附子性溫熱,可溫陽散寒,協同白蘞薏苡湯溫陽健脾,提升藥效,避免寒涼傷脾。
  2. 助藥力: 附子能助藥力,加強白蘞薏苡湯的利水消腫功效。對於寒濕凝滯所致的肢體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附子溫陽散寒,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利水消腫,提升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白蘞薏苡湯」

  • 白蘞:性微溫、味甘,具有清熱解毒、解毒、清熱瀉火、化腐生肌、散結、活絡止痛、斂瘡等藥效。
  •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功能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 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川牛膝:性微溫、味辛苦,入肝、腎、脾經,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
  • 酸棗仁:性涼、味酸,具有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傳統療效。
  •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附子:性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主治功效:風拘攣縮,無法彎曲伸展。

使用方法:口服,每日1-2次,飯後服用。

注意事項:孕婦、兒童、哺乳期婦女禁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適用於風拘攣,不可屈伸。但本方含有附子,有毒,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白蘞薏苡湯, 出處:《千金》卷八。 組成:白蘞1升,薏苡仁1升,芍藥1升,桂心1升,牛膝1升,酸棗仁1升,乾薑1升,甘草1升,附子3枚。 主治:風拘攣,不可屈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