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聖散子

BAI ZHU SHENG SAN ZI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宣明論》卷十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肺經 18%
大腸經 15%
胃經 15%
腎經 13%
心經 7%
肝經 7%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白朮聖散子是一張傳統中醫方劑,其配方精妙,旨在調理脾胃、止瀉固腸。在該方中,罌粟殼作為一味重要成分,其使用源於其特有的收斂止瀉效果。根據中醫理論,罌粟殼性味酸澀,歸脾腎經,能收斂固澀,善於治療久瀉不止、滑脫不禁之症。其內含的生物鹼成分,如嗎啡與可待因,雖具一定毒性,但適量應用能有效減緩腸道蠕動,增強腸壁張力,從而達到迅速止瀉的目的。然而,由於罌粟殼的特殊性質,臨床應用時必須嚴格控制劑量,以免引起過度抑制腸胃功能或產生其他不良反應。因此,白朮聖散子中的罌粟殼需由經驗豐富的醫師開方,並在專業指導下服用,確保安全有效地發揮其藥效。

白朮聖散子方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方中白朮健脾燥濕,但易耗血,而當歸補血活血,可協調白朮作用,防止其燥傷血津。
  2. 改善脾胃虛弱,促進氣血生化: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當歸補血,能滋養脾胃,促進氣血生成,與白朮共奏健脾益氣、補血養血之功,從根本上改善脾胃虛弱,增強機體抵抗力。

白朮聖散子方中加入肉荳蔻,乃因其溫中燥溼之效,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以達到治病目的。

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脾胃,燥濕止瀉,並能行氣止痛。白朮聖散子主治脾胃虛寒,濕濁內停所致的脘腹冷痛、泄瀉等症。肉荳蔻加入其中,可溫脾散寒,燥濕止瀉,並能緩解因脾胃虛寒而引起的疼痛,達到溫中健脾、燥濕止瀉之效。

白朮聖散子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 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能行氣消食,健脾和胃。白朮聖散子主治脾胃虛弱,氣滯食積,而砂仁的加入能增強理氣健脾之效,幫助脾胃運化,消食導滯,促進食慾,改善消化不良。
  2. 溫中止瀉: 砂仁還能溫中止瀉,對於脾胃虛寒,寒濕內停所致的腹痛泄瀉,也有緩解作用。白朮聖散子中加入砂仁,更能溫脾暖胃,促進脾胃功能恢復,達到止瀉的效果。

白朮聖散子方劑中,加入石榴皮主要基於其收斂止瀉之效。

石榴皮性澀味酸,入脾、大腸經。其富含鞣質,能收斂腸道,抑制腸蠕動,並能消滅腸道內致病菌,有效止瀉。同時,石榴皮亦有止血作用,對於因脾虛濕困、腸滑不固所致的慢性腹瀉,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白朮聖散子中加入石榴皮,旨在通過其收斂止瀉作用,配合其他藥材,達到固腸止瀉、改善腹瀉症狀的效果。

白朮聖散子中加入訶子,主要是因為訶子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1. 斂腸止瀉:訶子性澀,能收斂腸道,固澀止瀉,有助於治療脾虛洩瀉。白朮聖散子主治脾虛洩瀉,加入訶子可增強其止瀉效果。
  2. 消食化積:訶子味酸,能消食化積,有助於治療食積腹脹。白朮聖散子中常加入茯苓、白朮等健脾燥濕藥,加入訶子可增強其消食化積的作用,使療效更佳。

白朮聖散子方劑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之功效。白朮聖散子以白朮、茯苓等藥物健脾益氣,但脾胃虛寒者,單用益氣藥物效果欠佳。加入乾薑可溫陽散寒,助脾胃運化,增強藥效。

2. 協調藥性: 白朮聖散子以白朮、茯苓等藥物健脾益氣,但過於滋膩,易致脾胃濕困。加入乾薑辛溫燥濕,可協調藥性,避免滋膩之弊,使藥效更加平衡。

白朮聖散子方劑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白朮聖散子以白朮為君藥,補脾益氣,但單用白朮容易導致氣機阻滯,影響脾胃運化。加入陳皮可理氣健脾,助白朮更好地發揮補脾益氣功效。
  2. 調和藥性:白朮性燥,容易耗傷津液,而陳皮性溫,可緩解白朮的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更利於脾胃的調養。同時,陳皮的辛香之氣,也能調和藥性,使藥效更加協調。

白朮聖散子方劑中包含白朮,其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燥濕:白朮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利水滲濕之功效。白朮聖散子多用於脾虛濕盛之證,白朮可健脾燥濕,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從而達到止瀉、消腫等目的。
  2. 補氣升陽:白朮亦有補氣升陽之效,可提升中氣,改善氣虛導致的諸多症狀。白朮聖散子中加入白朮,可幫助脾胃運化水濕,同時補益脾氣,使脾胃功能更為強健。

白朮聖散子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1. 調和藥性: 白朮性燥,甘草性甘平,兩者配伍可調和藥性,使藥效更溫和,減少對脾胃的刺激,避免燥性過強而損傷脾胃。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備補氣益脾、調和諸藥的功效,與白朮配伍,可增強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效果,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白朮聖散子方劑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白朮燥性: 白朮性燥,容易耗傷陰液,而白芍性微寒,味酸收斂,能滋陰養血,緩解白朮的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對脾胃造成損傷。
  2. 協調藥效: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止痛止瀉的功效,與白朮健脾燥濕、止瀉止汗的功效相輔相成,共同達到健脾益氣、止瀉止汗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和協調。

主治功效


白朮聖散子

中藥方劑「白朮聖散子」,主要成分有罌粟殼、當歸、肉荳蔻、砂仁、石榴皮、訶子、乾薑、陳皮、白朮、甘草、白芍。

成分及功效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陳皮: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乾薑: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訶子:具有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化痰止咳、降氣除煩等功效。

  • 肉荳蔻: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

  • 砂仁: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功效。

  • 石榴皮:具有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化痰止咳、降氣除煩等功效。

  • 罌粟殼:具有止瀉、止咳、止痛、鎮靜等功效。

主治功效

白朮聖散子主治所有腹瀉痢疾,長期不癒的情況,以及婦女產後產生的痢疾。

總結

白朮聖散子是一款具有補氣、健脾、止瀉、止痢等功效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腹瀉、痢疾、產後痢疾等疾病。其組成各味中藥相互配合,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是治療腹瀉痢疾的常用方劑之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平和,無明顯毒副作用。但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白朮聖散子, 出處:《宣明論》卷十。 組成:禦米殼2兩(蜜炒),當歸、肉豆蔻、縮砂、石榴皮、訶子、乾薑(炮)、陳皮、白朮、甘草、芍藥各等分。 主治:一切瀉痢久不癒,並婦人産後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