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藥曲

BAI JIU YAO QU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肝經 16%
腎經 15%
胃經 13%
肺經 12%
心經 8%
膀胱經 6%
大腸經 6%
小腸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脾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白酒藥曲 」介紹

中藥方劑「白酒藥曲」的組成為:高良薑、烏頭、吳茱萸、白芷、黃柏、桂枝、乾薑、香附、苦參、菊花、薄荷、丁香樹皮、益智仁。

桂枝

  • 性溫味辛,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之效。

白芷

  • 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之效。

薄荷

  • 性辛涼,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苦參

  • 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之效。

乾薑

  • 性溫、味辛,可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高良薑

  • 性溫、味辛,能溫中祛寒、燥濕止痛、溫中止嘔、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

黃柏

  • 性寒味苦,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菊花

  • 性微寒,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等功效。

吳茱萸

  • 能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代功效。

香附

  • 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益智仁

  • 有補陽、補氣、溫裡溫中、調經和補腎的功效。

烏頭

  • 具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之效。

總結

中藥方劑「白酒藥曲」的主要成分有高良薑、烏頭、吳茱萸、白芷、黃柏、桂枝、乾薑、香附、苦參、菊花、薄荷、丁香樹皮、益智仁,具有南、溫暖、潮濕、柔和、舒緩、溫和、熱情等特性,主治功效為:清熱、利濕、益氣補血。

傳統服藥法


高良薑4兩, 草烏8兩, 吳茱萸1兩, 白芷1兩, 黃柏1兩, 桂心1兩, 乾薑1兩, 香附1兩, 辣蓼1兩, 苦參1兩, 秦椒1兩, 菊花2兩, 薄荷2兩, 丁皮5錢, 益智5錢。
消腸胃積滯。
同杏仁共為細末,滑石五斤,米粉,河沙拌勻,為丸。
乾用釀酒;或炒焦拌食。

方劑組成解釋


高良薑、烏頭、吳茱萸辛溫發散,能解表散寒;白芷、黃柏苦寒清熱,能清利上呼吸道;桂枝、乾薑溫經散寒,能溫通經脈;香附、苦參、菊花、薄荷辛涼解表,能疏散風熱;丁香樹皮、益智仁辛溫補火,能溫補脾腎。諸藥合用,共奏發散風寒、溫經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辛溫燥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白酒藥曲, 出處:《中國醫學大辭典》。 組成: 白酒藥曲(《中國醫學大辭典》。)出處:《中國醫學大辭典》。組成:高良薑4兩,草烏8兩,吳茱萸1兩,白芷1兩,黃柏1兩,桂心1兩,乾薑1兩,香附1兩,辣蓼1兩,苦參1兩,秦椒1兩,菊花2兩,薄荷2兩,丁皮5錢,益智5錢。主治:消腸胃積滯。 。 主治:消腸胃積滯。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