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安胃散

BAI ZHU AN WE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脾胃論》卷下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0%
肺經 20%
脾經 17%
心經 10%
肝經 10%
胃經 10%
膀胱經 6%
大腸經 3%
腎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白朮安胃散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固精止瀉: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斂肺止咳、固精止瀉、生津止渴等功效。白朮安胃散常用於脾胃虛弱、氣虛下陷、食少便溏等症,五味子可以固澀腸胃,防止滑泄,增強藥效。
  2. 益氣健脾: 五味子能補脾益氣,與白朮相輔相成,共同增強脾胃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改善食慾不振、體虛乏力等症狀。

因此,五味子在白朮安胃散中起著固精止瀉、益氣健脾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提升方劑的療效。

白朮安胃散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斂酸止嘔: 烏梅味酸入肝,具有收斂、止嘔的作用。對於胃酸過多、嘔吐不止的患者,烏梅能有效收斂胃氣,減少胃酸分泌,緩解嘔吐症狀。
  2. 生津止渴: 烏梅性寒,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對於胃陰不足、口乾舌燥的患者,烏梅能滋潤胃陰,改善口渴症狀,輔助白朮健脾益氣。

因此,烏梅在白朮安胃散中,發揮著斂酸止嘔、生津止渴的功效,配合白朮健脾和胃,共同達到安胃止嘔的效果。

白朮安胃散中加入車前子,主要是利用其利水滲濕之功效。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之效。

胃中積滯或脾虛濕困,導致胃氣不和、嘔吐腹瀉等症狀,車前子能利水滲濕,將濕邪排出,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從而緩解胃痛、嘔吐等症狀。同時,車前子也能清熱解毒,有助於清除胃腸積熱,改善胃腸功能。

白朮安胃散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白朮安胃散旨在健脾和胃,而茯苓性平和,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它能利水滲濕,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減少脾胃濕氣積聚,從而促進脾胃功能正常運作。
  2. 合白朮益氣健脾:茯苓與白朮同為健脾利濕要藥,二者配伍,相輔相成,能更好地發揮健脾益氣、利水滲濕之效,共同增強脾胃運化功能,達到安胃止嘔的效果。

白朮安胃散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益氣,和胃止嘔: 白朮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和胃止嘔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氣虛下陷、食慾不振、嘔吐等症狀,白朮能起到扶正祛邪、固本培元的作用。
  2. 燥濕止瀉,利水滲濕: 白朮亦有燥濕利水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泄瀉、水腫等症。

因此,白朮在白朮安胃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緩解嘔吐、腹瀉等症狀。

白朮安胃散中加入米麥麨,主要原因有二:

一、 健脾和胃,增強脾胃功能: 米麥麨性味甘平,具有健脾和胃、補益脾氣的作用。與白朮、茯苓等藥物配伍,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胃脘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

二、 緩和藥性,保護脾胃: 白朮安胃散中多用辛溫燥烈之藥,米麥麨的加入可緩和藥性,避免燥烈之性傷及脾胃,保護脾胃功能,使藥物更易於被吸收和利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白朮安胃散 」主要由五味子、烏梅、車前子、茯苓、白朮、米麥麨六味中藥組成。

白朮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補中益氣、固表止汗、安胎止崩、祛風除濕等功效。

車前子味甘、性微寒,歸肺、腎經,具有清熱利尿、通淋排石、清肺化痰、瀉下導滯等功效。

茯苓味甘、性平,歸心、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益氣補虛等功效。

烏梅味酸、澀,性平,歸肝、脾、肺經,具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生津止渴、斂汗固澀、安神養心等功效。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歸肺、腎、心經,具有斂肺止咳、固精補腎、生津止渴、益氣生津等功效。

米麥麨性微寒,味甘、微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健脾益氣、止瀉固精、澀腸止痢等功效。

「 白朮安胃散 」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腸止瀉、生津止渴等功效,適用於一切瀉痢,無論是膿血相雜,肚子裡急痛難忍,日夜不停;男性的腸胃脹氣疼痛;婦女臍下虛寒,包括產後嬰兒枕塊疼痛;還適用於產後體虛,寒熱交替不停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脾胃虛寒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白朮安胃散, 出處:《脾胃論》卷下。 組成:五味子5錢,烏梅(取肉,炒乾)5錢,車前子2兩,茯苓2兩,白朮2兩,米殼3兩(去頂蒂穰,醋煮1宿,炒乾)。 主治:一切瀉痢,無問膿血相雜,裏急窘痛,日夜無度;男子小腸氣痛;婦人臍下虛冷,並産後兒枕塊痛;亦治産後虛弱,寒熱不止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