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白附子散中包含白附子,乃因其藥性辛溫,具有祛風濕、止痛、消腫等功效。
白附子為附子的炮製品,毒性較生附子減低,但仍需慎用。其性溫熱,可溫經散寒,驅除體內寒濕,尤其對於寒濕痹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白附子還可消腫止痛,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等造成的疼痛腫脹,也有一定的療效。因此,白附子散中使用白附子,旨在利用其溫經散寒、消腫止痛的功效,治療相關病症。
白附子散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天南星性溫,善於祛風止痙,而白附子性溫,擅長止痛祛痰。二者配伍,既能增強祛風止痙的作用,又能減緩白附子毒性,使之更加安全有效。
- 引藥入經,提高藥效: 天南星性味辛溫,能通經絡,引藥入經,有助於白附子等藥物更有效地到達病竈,從而發揮其最大療效。
因此,白附子散中加入天南星,不僅能增強療效,還能提高藥效,使其更能有效治療相關疾病。
白附子散中含有附子,主要原因有二:
- 溫陽散寒:附子性熱,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補火、散寒止痛之效。白附子散多用於寒邪凝滯、肢體疼痛、腰膝酸冷等病症,附子可溫暖經脈,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 回陽救逆:附子能回陽救逆,用於陽氣衰微、陽虛厥逆的病症。白附子散中若有配合其他寒涼藥物,附子可以平衡寒涼之性,防止寒涼藥物過度損傷陽氣。
主治功效
白附子散
白附子散是一首中藥方劑,由白附子、天南星、附子組成,具有溫經散寒、化痰止咳、定驚搐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虛弱、哈欠連連等症狀。
白附子散組成介紹
-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 天南星: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可治療寒痰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胸悶;風濕痺痛、中風、癲癇、破傷風;各種咳喘痰多、痰難咯出之症;胸悶、脹氣、食積不化;風濕性關節炎、痛風、腳氣病等濕熱病症;水腫、淋閉、瘡腫、癰疽等症。但天南星有毒,內服須謹慎,應嚴格按照醫囑服用。
- 白附子:性溫,具有溫通經絡、化痰散結、定驚搐的功效。可散寒化痰、祛風除濕,適用於中風痰壅、口眼歪斜、語言澀謇等寒痰阻滯引起的症狀;含有生物鹼等成分,可疏通痰凝、消散結節,適用於瘰癧痰核、毒蛇咬傷等痰結氣滯引起的症狀;具有定驚搐的作用,可鎮靜安神、平息痙攣,適用於癲癇、驚厥等神經系統疾病。白附子含有烏頭鹼等成分,具有鎮咳作用,可抑制咳嗽中樞,減少咳嗽次數;含有皁苷等成分,具有化痰作用,可促進痰液的排出,緩解痰多症狀。白附子有毒性,不可自行服用,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服用量應嚴格按照醫囑,不可過量服用,以免引起中毒。
白附子散適應症
白附子散主要用於治療虛弱、哈欠連連等症狀。
白附子散注意事項
- 白附子散含有附子,有毒,不可自行服用,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服用白附子散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寒涼的食物,以免加重虛寒症狀。
- 白附子散不宜久服,以免引起中毒。
結論
白附子散是一首溫經散寒、化痰止咳、定驚搐的中藥方劑,常用於治療虛弱、哈欠連連等症狀。服用白附子散時,應注意用量和服用時間,以免引起中毒。
傳統服藥法
白附子、 密陀僧、 茯苓、 白芷、 定粉各等分。
上為末。
先用蘿蔔煎湯洗面淨,後用羊乳調,至夜敷患處,次早洗去。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白附子散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白附子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五。 組成:白附子(炮)1兩,續斷1兩,防風(去叉)1兩。 主治:打撲內損及墜馬傷。
白附子散, 出處:《百一》卷三。 組成:白附子半兩(炮),天南星半兩(炮),黑附子(炮,去皮臍)1分。 主治:止吐化涎。主治:大人、小兒虛風呵欠。
白附子散, 出處:《聖惠》卷十。 組成:白附子半兩,附子半兩,天南星1分,天麻半兩,半夏半兩,烏頭半兩,朱砂1分(細研),乾蠍1分,麻黃半兩(去根節)。 主治:傷寒中風,頭痛項強。身體壯熱,服諸藥不得汗者。
白附子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五。 組成:白附子(生用)1兩,白朮1兩,天麻1兩,白芷1兩,防風(去叉)半兩,蘆薈半兩,丹砂(研)1分,龍腦(研)少許,麝香(研)少許。 主治:風邪循風府上至腦戶,爲腦風頭痛。
白附子散, 出處:《雞峰》卷十八。 組成:麻黃(不去節)半兩,烏頭半兩,天南星半兩,乾薑1分,蠍5個,白附子1兩,朱砂1分(研),麝香1分(研)。 主治:風寒留於骨髓,腦逆,頭痛連齒,時發時止,連年不已;風寒客於頭中,偏痛無時,久久牽引兩目,遂至失眠。
白附子散, 出處:《理瀹》。 組成:白附子8兩,大黃4兩,川烏2兩,草烏8錢,羌活2兩,防風2兩,半夏2兩,南星2兩,天麻2兩,白芷2兩,細辛2兩,麻黃2兩,馬前子2兩,當歸尾2兩,白芍2兩,川芎2兩,生地2兩,蘇木2兩,紅花2兩,骨碎補2兩,靈仙2兩,續斷2兩,延胡2兩,靈脂2兩,劉寄奴2兩,五倍子2兩,降香2兩,兒茶2兩,黃丹2兩,石膏(以上皆生曬)2兩,松香(去油)2兩,乳香(去油)2兩,沒藥(去油)2兩,雄黃1兩,輕粉3錢,龍骨(杵)7錢,象皮7錢,生龜版7錢,蟬蛻身5錢,蛇蛻5錢,山甲5錢,朱砂5錢,芸香5錢,官桂(銼)5錢,發灰5錢(共末),血竭3兩(單研,在後和入),酌加冰、麝。 主治:跌打各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