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附湯
NAN F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傳信適用方》卷一引葉夢錫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13.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南附湯中包含附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 附子性熱,入心、腎經,具有溫陽補火,散寒止痛之功效。南附湯用於治療陽虛寒盛所致的疾病,如脾腎陽虛、寒凝血瘀等,附子可溫補脾腎陽氣,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 回陽救逆: 附子具有回陽救逆的功效,對於陽氣衰微、脈微欲絕的危重病人,附子可溫補心陽,回陽救逆,起到急救作用。南附湯中加入附子,也起到了這方面的作用,對於危重病人,可以起到救治之效。
南附湯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其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天南星性溫,味辛,歸肺、脾經,能燥濕化痰,祛風止痙,對於風痰阻滯、痰迷心竅所致的驚癇、抽搐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南附湯常用於治療小兒驚風,而天南星正是此方劑中起到鎮驚止痙的重要藥物。其與其他藥物相配伍,可有效化痰止咳,開竅醒神,達到治療小兒驚風的目的。
主治功效
南附湯主治功效分析
南附湯,源於《奇效良方》及《世醫得效方》等古籍,其組成為附子與天南星。此方劑在古籍中記載的功效,主要針對泄瀉虛脫、慢驚風等病症,尤以治療陰證驚癇為其顯著特點。
方劑組成與藥理分析
附子
附子,性大熱,味辛甘,歸心、腎、脾經。其主要功效為溫陽散寒,回陽救逆,補火助陽。在中醫理論中,附子能峻補元陽,振奮機能,可驅散體內陰寒之氣,恢復陽氣的正常運行。故凡屬陽虛陰盛,寒邪內侵所致的疾病,皆可運用附子以溫陽散寒,挽救陽氣。
天南星
天南星,性溫,味苦辛,歸肺、肝、脾經。其主要功效為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天南星辛散溫燥,能化解體內痰濕,祛除風邪。其苦以降泄,能疏通經絡,解痙定搐。故凡屬痰濕內阻,風痰上擾所致的疾病,皆可運用天南星以化痰祛風,開竅定驚。
治療原理與主治病症
治療原理
南附湯以附子大辛大熱,溫補元陽,振奮體內機能為主藥,輔以天南星燥濕化痰,祛風定驚。此方之配伍,旨在溫陽散寒,化痰祛風,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 溫陽散寒: 附子溫壯元陽,能迅速改善陽虛所致的體冷、肢厥等症狀。
- 化痰祛風: 天南星能燥濕化痰,祛風止痙,能改善痰濕、風邪所致的驚風、抽搐等症狀。
- 陰陽並調: 兩藥合用,能從根本上調理陰陽,使陰陽平衡,恢復體內氣機的正常運行。
主治病症
綜合古籍記載,南附湯主要適用於以下病症:
- 慢驚風(陰證驚癇): 此為南附湯的主要適應症。《世醫得效方》明確指出其用於治療「泄瀉虛脫生風,名慢驚風」及「陰證驚癇,體冷強直,手足微動,昏睡不醒,口噤涎流,或聲或嘿」等症狀。此類症狀多由陽氣衰微,陰寒內盛,風痰上擾所致。
- 虛脫: 南附湯中的附子能溫陽回厥,可用於治療虛脫所致的亡陽症狀,如冷汗淋漓,肢冷脈微等。
- 冷藥過服: 《世醫得效方》提及此方可用於治療「因服冷藥多者」,說明其適用於因過服寒涼藥物導致陽氣受損,出現虛寒證候的情況。
- 其他虛寒性疾病: 從兩藥的藥性分析,此方對其他屬陽虛陰寒之證,亦可酌情使用,例如陽虛所致的泄瀉、腹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總結
南附湯以附子溫陽散寒,天南星化痰祛風,兩藥合用,共奏溫陽散寒,化痰定驚之效。此方劑針對陽虛陰盛,風痰內阻之症,療效確切,實為治療陰證驚癇等虛寒性病症之良方。其作用機理在於溫補元陽,祛除陰寒,調理陰陽,恢復體內氣機的正常運行,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附子1兩, 南星半兩,
1料作4服。水2盞,薑20片,煎8分,空心服;更少加木香亦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南附湯, 出處:《傳信適用方》卷一引葉夢錫方。 組成:附子1兩,南星半兩。 主治:痰證。
南附湯, 出處:《續易簡》卷五。 組成:天南星1錢,生附子1錢,全蠍3個或1隻(不剪)。 主治:慢脾風。小兒泄瀉,虛脫生風,及服冷藥過多者;小兒陰證驚癇,體冷強直,手足微動,昏睡不醒,口噤涎流,或聲或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