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二妙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燥濕: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二妙湯原方以黃連、黃芩為主,擅長清熱瀉火,而黃柏的加入,則可增強清熱燥溼之力,更有效地清除溼熱,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各種症狀,如口苦咽乾、小便赤澀、皮膚濕疹等,有較佳療效。
- 抗菌消炎: 黃柏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多種細菌和真菌的生長繁殖。二妙湯原方以清熱為主,而黃柏的加入,可進一步增強抗菌消炎功效,對於溼熱蘊結導致的感染性疾病,如急性扁桃體炎、咽炎、膀胱炎等,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加味二妙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健脾: 蒼朮味辛、苦,性溫,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止痛的功效。二妙湯原方以清熱利濕為主,而蒼朮的加入,能增強利濕之力,並兼顧脾胃,避免濕邪困脾,導致脾胃運化失調。
- 祛風除濕: 蒼朮還有祛風除濕的功效,可以與二妙湯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更有效地祛除濕邪,緩解因濕邪引起的各種不適。
加味二妙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消腫,通經活絡: 川牛膝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利水消腫、通經活絡之功效。二妙湯原方主治濕熱蘊結所致的濕疹、瘡瘍、濕痺等症,加入川牛膝能加強利水消腫,促進濕邪排出,並改善局部循環,緩解疼痛。
- 配合藥性,協同作用: 二妙湯中以黃連、黃芩清熱瀉火,苦寒之性易傷脾胃,加入川牛膝能溫中健脾,緩解藥性偏寒的副作用,使其藥力更能有效發揮,達到治病求本的效果。
加味二妙湯中加入檳榔,主要原因如下:
- 瀉火通便:檳榔味苦性寒,能瀉火通便,尤其適用於濕熱蘊結,大便祕結者。二妙湯本身清熱解毒,加入檳榔更能加強其瀉火通便作用,使濕熱得以降解,便祕得以改善。
- 消積化滯:檳榔亦有消積化滯之效,對於因濕熱阻滯腸道,導致消化不良,腹脹腹痛者,能起到消食導滯的作用,配合二妙湯清熱解毒,有助於改善食積不化之症。
加味二妙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澤瀉性寒,味甘淡,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二妙湯原方以清熱利濕為主,加入澤瀉可加強利水滲濕之效,更有效地去除體內濕熱,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疾病。
- 健脾益腎:澤瀉同時兼具健脾益腎之效,可改善脾腎功能,有助於水液代謝的正常進行,進一步提高療效,並避免單純利水藥物對脾腎的損傷。
加味二妙湯中加入木瓜,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消腫止痛:木瓜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消腫止痛、健脾和胃的功效。二妙湯原方以清熱解毒為主,加入木瓜可增強其消腫止痛的作用,尤其適用於熱毒蘊結、腫痛明顯的病症。
- 促進藥物吸收:木瓜含有豐富的蛋白酶,可以幫助分解食物,促進消化吸收。加入二妙湯中,可以促進藥物成分的吸收,提高藥效。
加味二妙湯中加入烏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烏藥性辛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二妙湯原方主治濕熱蘊結,而烏藥的加入可針對患者因肝氣鬱結導致的胸脅脹痛、脘腹脹滿等症狀,起到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作用,使療效更全面。
- 助濕熱下行: 濕熱蘊結往往伴隨氣機阻滯,烏藥的疏肝理氣作用能促進氣機運行,利於濕熱下行,有助於二妙湯清熱利濕的作用更加順暢。
加味二妙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二妙湯原方以清熱利濕為主,但若患者因濕熱而導致血虛,則需加入當歸補血活血,以調和氣血,使藥效更全面。
- 改善血瘀,促進排泄:濕熱日久易導致血瘀,阻礙水濕代謝,當歸有活血化瘀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進而促進利濕排泄,達到更好的療效。
綜上所述,加味二妙湯中加入當歸,旨在補血活血、調和氣血,並促進排泄,使治療更完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加味二妙湯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青腿牙疳」,其特徵為:
- 下肢病變:兩腿出現紫黑色斑塊(雲片狀),行步困難,屬濕熱下注、經絡瘀阻之證。
- 口腔病變:牙龈腐爛如疳(類似壞疽性口炎),多因濕熱毒邪上攻所致。
古代醫家認為此症與「濕熱鬱火」相關,濕熱流注下肢則瘀阻發紫,上燻口腔則潰爛,故需清熱燥濕、活血通絡兼顧。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核心基礎:二妙散(黃柏、蒼朮)
- 黃柏:苦寒沉降,清下焦濕熱,瀉火解毒。
- 蒼朮:辛溫燥濕,健脾醒脾,助運化水濕。
兩藥相合,一寒一溫,共奏清熱燥濕之效,針對濕熱下注之病機。
加味藥物配伍邏輯
祛濕通絡:
- 川萆薢:利濕濁、舒筋活絡,助二妙散分化濕邪。
- 防己:苦寒利水,清濕熱而通痺痛,緩解下肢腫脹。
- 秦艽:祛風濕、清虛熱,舒筋活絡以改善步艱。
活血養血:
- 當歸:活血養血,防燥藥傷陰,兼治瘀血紫斑。
- 牛膝:引藥下行,活血通經,強筋骨利關節。
滋陰固本:
- 龜版:滋陰潛陽,防燥濕藥耗傷陰血,兼清虛火(牙疳可能夾陰虛火炎)。
整體治療原理
以「二妙散」為基底清利濕熱,配伍祛濕通絡藥改善下肢痺阻,加入活血養血藥以消紫黑雲片,佐龜版滋陰以制約燥烈之性。全方標本兼治,濕熱得清,經絡得通,上炎之火得降,故青腿牙疳可緩。
推衍功效延伸
此方結構亦可應用於其他「濕熱瘀阻」之症,如:濕熱腳氣、下肢濕疹瘡毒、關節腫痛伴牙齦腫痛等,凡屬濕熱上下攻竄者,皆有加減發揮空間。
傳統服藥法
防己、 當歸、 川萆薢、 黃柏、 龜版、 牛膝、 秦艽、 蒼朮。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利濕、通絡止痛的功效,適用於青腿牙疳、兩腿起紫黑雲片、牙齦腐爛如疳、行步艱難等症。但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腹瀉、胃痛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一定要諮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二妙湯, 出處:《金鑑》卷三十九。 組成:防己、當歸、川萆薢、黃柏、龜版、牛膝、秦艽、蒼朮。 主治:濕熱疾病,兩足痿軟,局部發熱難當。
加味二妙湯, 出處:《金鑑》卷七十。 組成:黃柏(生)3錢,蒼朮(米泔浸,炒)3錢,牛膝3錢,檳榔2錢,澤瀉2錢,木瓜2錢,烏藥2錢,當歸尾1錢5分。 主治:青腿牙疳,兩腿起紫黑雲片,牙齦腐爛如疳,行步艱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