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臭黃膏中加入硫磺,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殺菌止癢: 硫磺具有殺菌、抑菌及抗真菌作用,能有效抑制皮膚表面細菌及真菌的生長,對於濕疹、癬症等皮膚病引起的瘙癢症狀,有顯著的止癢功效。
- 促進角質脫落: 硫磺具有軟化角質、促進角質脫落的特性,可幫助清除皮膚表面的老化角質,改善皮膚粗糙、乾燥等問題,同時也能有效去除癬症、濕疹等皮膚病引起的皮屑。
臭黃膏中加入蔥白,主要基於其解毒消腫、散寒止痛的功效。
蔥白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發散風寒、解毒消腫、散瘀止痛的作用。在臭黃膏中,蔥白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解毒消腫的功效,並可緩解因外傷、感染等引起的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此外,蔥白中富含揮發油,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可輔助治療化膿感染。因此,蔥白在臭黃膏中起到解毒、消腫、止痛的輔助作用,有助於提高藥效。
主治功效
小兒胎中受風,長後或身體生疥,瘙癢不止。
傳統服藥法
臭黃半兩(研),亂發半兩(燒灰),蕪荑半兩,硫黃1分(細研),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吳茱萸半兩,粉腳半兩(細研)。
上為細散。
以生麻油調,塗於兩手心,合手於股內,夾藥1宿;如未痊者,次夜更塗,兼吃蜜酒使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疥癬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臭黃膏, 出處:《聖惠》卷九十一。 組成:臭黃2分,硫黃1分,蔥白1莖(細切)。 主治:小兒胎中受風,長後或身體生疥,瘙癢不止。
臭黃膏, 出處:《聖惠》卷六十五。 組成:臭黃半兩(研),亂發半兩(燒灰),蕪荑半兩,硫黃1分(細研),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吳茱萸半兩,粉腳半兩(細研)。 主治:風瘡疥癬,久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