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暑散

QING SHU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8%
肺經 14%
膀胱經 14%
脾經 14%
肝經 14%
大腸經 14%
腎經
肺經
膀胱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清暑散為一種傳統中醫方劑,用於治療暑熱所致之各類症狀。其主要目的是清解內外暑熱,調和體內陰陽平衡。然而,根據傳統中藥學理論及現有文獻資料查詢,清暑散的一般組成並未包含硫磺。清暑散通常由香薷、扁豆、厚朴等多種草本藥材組成,以達到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

若某個版本的清暑散配方中加入了硫磺,這可能是基於特殊臨床需求或個別醫師經驗而進行的加減變化。硫磺在中醫藥材中屬於礦物藥,性熱味酸,歸腎經與大腸經,具有溫腎助陽、殺蟲止癢的功效。在特定情況下,將其加入清暑散或許是為了增強溫腎陽、祛寒濕的作用,特別適用於體質偏寒、伴有寒濕困脾的患者。但這種做法需謹慎使用,因為硫磺性質較烈,過量使用可能導致不良反應,且不適合所有暑熱症狀的治療。因此,在實際應用時應遵循專業中醫師指導,以免造成健康風險。

清暑散中加入文蛤,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 文蛤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利濕、化痰止咳的功效。夏季暑熱易傷脾胃,導致濕熱內蘊,出現口渴、煩躁、小便不利等症狀。文蛤能清熱利濕,幫助排出體內濕熱,緩解夏季暑熱帶來的困擾。
  2. 解毒消腫: 文蛤還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夏季炎熱,容易滋生細菌,導致皮膚感染、發炎等。文蛤能解毒消腫,幫助緩解皮膚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清暑散加入文蛤,不僅能清熱利濕,還能解毒消腫,有助於更好地緩解夏季暑熱對人體的影響。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暑散」

硫磺為傳統中藥,性溫、味辛,歸肝、腎、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之功。中醫常用硫磺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如癰疽、疔瘡、瘡瘍、痢疾等,以及某些皮膚病,如濕疹、疥瘡等。此外,硫磺還能治療蟯蟲病,並有補陽散寒之效,可治療陰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脾虛下白、脾胃虛冷等症。

文蛤

文蛤,又名花蛤、蛤蜊,為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簾蛤目、簾蛤科蛤蜊屬的生物。文蛤體扁而厚,外殼堅厚,呈梯形,殼面有明顯的同心圓生長輪,殼頂偏於前端,殼色因產地不同而異,通常為黃白色或淺褐色,殼內面光滑,呈白色。文蛤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滋陰清熱、利尿消腫、清肝明目、止咳化痰、養血益氣等功效。

方劑組成

清暑散由硫磺和文蛤組成,硫磺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之功,文蛤具有滋陰清熱、利尿消腫之效,兩藥合用,共奏清暑散濕、益氣生津之功。

主治功效

清暑散主要用於治療暑熱症狀,如煩躁、口渴、胸悶、嘔吐、噁心等,也可治療霍亂等症。

臨牀應用

清暑散在臨牀上的應用十分廣泛。對於暑熱症狀,如煩躁、口渴、胸悶、嘔吐、噁心等,清暑散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對於霍亂等症,清暑散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但需要配合其他的藥物才能發揮更好的療效。

總結

中藥方劑「清暑散」由硫磺和文蛤組成,具有清暑散濕、益氣生津之功。臨牀應用廣泛,主要用於治療暑熱症狀,如煩躁、口渴、胸悶、嘔吐、噁心等,也可治療霍亂等症。

傳統服藥法


薄荷葉2錢,青蒿梗1錢5分,石斛3錢,貝母2錢,葛根2錢,連翹1錢5分,豆豉3錢,杏仁3錢,淡竹葉20張。
辛涼解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霍亂瘧疾細菌性食物中毒嘔吐上吐下瀉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清暑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三。 組成:硫黃2兩,蛤粉4兩。 主治:伏暑傷熱,躁渴冒悶,嘔噦惡心,或發霍亂。

清暑散, 出處:《醫醇剩義》卷三。 組成:薄荷葉2錢,青蒿梗1錢5分,石斛3錢,貝母2錢,葛根2錢,連翹1錢5分,豆豉3錢,杏仁3錢,淡竹葉20張。 主治:辛涼解散。主治:痎瘧發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