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襟湯

SAN JI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九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偏寒 (0.6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3%
肝經 16%
胃經 16%
肺經 16%
脾經 11%
大腸經 4%
膽經 4%
腎經 4%
心經
肝經
胃經
肺經
脾經
大腸經
膽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散襟湯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解毒消腫: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功效,適用於熱毒熾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散襟湯為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之方,加入黃連可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2. 配伍增效: 散襟湯中其他藥材如桔梗、甘草等,具有宣肺利咽、止咳化痰等功效,與黃連配伍使用,可協同作用,加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

散襟湯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止痛: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止痛的功效。散襟湯多用於治療血熱妄行、心煩不寐、口舌生瘡、胸痛心悸等症狀,牡丹皮可有效清熱涼血,緩解血熱導致的疼痛和不適。
  2. 疏肝解鬱:牡丹皮能疏肝解鬱,對於肝氣鬱結、胸悶氣滯、脅肋疼痛等症狀也有幫助。散襟湯中常配合其他疏肝解鬱藥物,如柴胡、香附等,共同達到疏肝解鬱、和解肝脾的功效。

散襟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當歸具活血化瘀之效,能改善氣血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對於散結消腫、緩解疼痛具有重要作用。散襟湯常用於治療胸悶、心痛、氣滯血瘀等症狀,而當歸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補血養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養血之功效。散襟湯常用於治療氣血不足、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而當歸的補血作用,可改善患者氣血虛弱狀態,恢復身體機能。

散襟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潤肺: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散襟湯多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心煩失眠等症,而麥門冬可以滋陰降火,清熱解毒,緩解肺熱所致的咳嗽、咽痛等症狀。
  2. 養心安神:麥門冬亦可養心安神,緩解心煩失眠、心悸不安等症。散襟湯中常與其他清心安神藥物配合使用,以達到更好的療效。

總而言之,麥門冬在散襟湯中既能滋陰潤肺,又能養心安神,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散襟湯中包含天花粉,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個功效:

一、清熱解毒: 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擅長清肺熱、解毒,對於因熱邪壅肺所致的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症狀,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二、利水消腫: 天花粉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可有效改善因水濕停滯而引起的腹脹、小便不利等症狀。散襟湯中加入天花粉,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利水消腫,有助於緩解胸悶、氣短等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散襟湯主治功效分析

散襟湯出自《辨證錄》,由黃連、牡丹皮、當歸、麥門冬、天花粉組成,原文主治「心火太盛,大腸津枯,大便閉結,舌下無津,胸前出汗,手足冰冷,煩悶發躁,大眥紅赤」等症狀。其治療原理並非單純的瀉下通便,而是針對病機核心的「熱」和「津虧」進行調理。

病機分析:

根據原文描述,此證並非單純的三焦火旺,而是肺經火旺導致的連鎖反應。肺為嬌臟,不耐火熱,一旦肺氣虛弱,外感風寒,正邪交爭,則寒邪化熱,肺陰受損,肺火內生。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津虧耗,必會殃及大腸,導致大腸津液枯竭,腸道失潤,進而出現大便閉結。此外,心火太盛亦可加重燥熱,灼傷津液。

方劑分析:

  • 黃連: 苦寒,清熱燥濕,解毒止痛。在此方中,主要作用是清降心火,並清除腸道內之熱邪,從根本上解決熱邪壅盛的問題。
  • 牡丹皮: 苦辛微寒,清熱涼血,活血散瘀。可清熱涼血,降低血分之熱,並活血化瘀,改善因熱邪壅阻而導致的血脈不暢。
  • 當歸: 甘溫,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在此處,當歸補血活血,一方面可以補益因熱邪耗傷的血分,另一方面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輔助散瘀。
  • 麥門冬: 甘微苦寒,養陰潤肺,益胃生津。可滋養肺陰,潤燥生津,緩解肺津不足之象,間接緩解大腸津枯。
  • 天花粉: 甘苦寒,清熱生津,消腫排膿。可清熱生津,緩解津液不足,並可消腫排膿,協助清除腸道內之積熱。

治療原理:

散襟湯的配伍精妙之處在於,它並非直接攻伐腸道,而是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透過黃連清心火,並聯合牡丹皮清熱涼血,從根本上清除體內之熱邪。而麥門冬、天花粉可養陰生津,補充因熱邪耗傷的津液,潤燥通便。當歸則補血活血,使氣血運行暢順,有助於腸道功能的恢復。

正如原文所言,「加入栝蔞,使火存於心中者,盡隨濡潤之藥下降而消滅之也。火滅水生,則大腸之炎氛頓掃,欲不通得乎,所以一劑而奏功也」。說明散襟湯的關鍵是清熱生津,使「火滅水生」,大腸恢復潤澤,便祕自然而解。此方不僅治療大便閉結,還能改善舌下無津、胸前出汗、手足冰冷、煩悶發躁、大眥紅赤等一系列因熱盛津虧所導致的症狀。

總而言之,散襟湯以清熱養陰為核心,標本兼顧,既清瀉心肺之熱,又滋養津液,使體內陰陽平衡得以恢復,從而解決大便閉結之苦,體現了中醫整體觀的治療思想。

傳統服藥法


黃連3錢,丹皮3錢,當歸1兩,麥冬1兩,天花粉2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散襟湯, 出處:《辨證錄》卷九。 組成:黃連3錢,丹皮3錢,當歸1兩,麥冬1兩,天花粉2錢。 主治:心火太盛,大腸津枯,大便閉結,舌下無津,胸前出汗,手足冰冷,煩悶發躁,大眥紅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