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安胃散

HUO XIANG AN WE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脾胃論》卷下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肺經 22%
胃經 18%
小腸經 10%
膀胱經 10%
大腸經 10%
心經 4%
腎經 4%
脾經
肺經
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藿香安胃散

中藥組成:藿香、丁香、人參、橘紅

整體功效:和胃止嘔,醒脾開胃

主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嘔吐不待腐熟。

胃虛弱,指脾胃功能不足,不能正常運化水谷精微,導致飲食不進。嘔吐不待腐熟,指嘔吐物未經充分消化就吐出。

文獻參考:《醫學衷中參西錄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傳統服藥法


藿香葉1兩,半夏2兩(湯洗7次,焙乾),陳皮2兩(去白),厚朴1兩(去粗皮、生薑汁制),蒼朮3兩(米泔浸1宿,焙乾),甘草2兩(炙)。
上為粗末。
每服5錢,水1盞,加生薑5片,大棗2個,同煎7分,去滓溫服,日3次。
藿香正氣散(《醫學綱目》卷三十三)、藿香平胃散(《赤水玄珠》卷四)。本方方名,《丹溪心法附余》引作「藿香養胃湯」。《奇效良方》有砂仁。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藿香、丁香、人參、橘紅組成。藿香芳香化濁,醒脾和胃;丁香辛溫,能溫中散寒,行氣止嘔;人參大補元氣,健脾益胃;橘紅理氣和胃,化痰止嘔。諸藥合用,共奏和胃止嘔,醒脾開胃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嘔吐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藿香安胃散, 出處:《脾胃論》卷下。 組成:藿香2錢5分,丁香2錢5分,人參2錢5分,橘紅5錢。 主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嘔吐不待腐熟。

藿香安胃散, 出處:《禦藥院方》卷四。 組成:藿香葉1兩,半夏2兩(湯洗7次,焙乾),陳皮2兩(去白),厚朴1兩(去粗皮、生薑汁制),蒼朮3兩(米泔浸1宿,焙乾),甘草2兩(炙)。 主治:小兒感寒吐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藿香參橘煎

相似度 85%

人參丁香散

相似度 85%

藿香散

相似度 75%

增半湯

相似度 75%

香參膏

相似度 75%

建脾膏

相似度 66%

白茅散

相似度 66%

丁香人參散

相似度 66%

人參膏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