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香參膏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本: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的功效。香參膏本身多用於氣虛乏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等症,而人參可有效補充元氣,改善這些症狀。
- 增強療效:香參膏中其他藥材如黃芪、當歸等,也有補氣益血的功效,人參的加入可協同這些藥材,進一步增強補氣效果,使藥效更顯著。
總之,人參的加入是香參膏方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補氣固本的功效,可有效提升藥效,改善氣虛乏力等症狀。
香參膏中加入丁香,是基於其辛溫芳香之性,可增強藥效,達到多方面功效。
首先,丁香能溫中散寒,與人參、黃芪等溫補藥材相輔相成,增強補益氣血的作用。其次,丁香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提高膏方整體的止痛效果。
此外,丁香還有芳香闢穢之效,可去除膏方中可能存在的異味,提升口感,使患者更易接受。因此,香參膏中加入丁香,不僅能增強藥效,還能提升患者用藥體驗。
香參膏中加入藿香,主要基於其芳香化濕的功效。藿香性辛溫,入脾胃經,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止嘔止瀉的功效。
香參膏常用於治療脾胃濕困、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嘔吐泄瀉等症狀。藿香加入其中,可以祛除濕邪,促進脾胃運化,進而緩解上述症狀,達到更好的療效。
香參膏中加入糯米,主要原因有二:
- 補益氣血: 糯米性溫和,味甘,具有補益脾胃、溫和氣血的作用,可與方中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補益功效。糯米富含澱粉,易於消化吸收,能為人體提供能量,有助於恢復元氣。
- 調和藥性: 糯米可作為藥引,調和方中其他藥材的性味,使藥性更加平和,不易產生副作用。糯米的黏性,能將藥材緊密結合,使藥效充分發揮。
主治功效
香參膏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霍亂,症見瀉止吐未止。
治療原理:
古文記載「香參膏,治霍亂瀉住,吐不住方」,明確指出其主治為霍亂中已停止腹瀉但嘔吐仍持續的症狀。根據其組成,我們可以分析其治療原理:
- 人參: 大補元氣,益氣固脫。霍亂吐瀉會耗傷人體正氣,人參可以補充耗損的元氣,提升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止吐。
- 丁香: 溫中降逆,止嘔止痛。丁香性溫,可溫暖脾胃,降逆止嘔,直接針對嘔吐症狀發揮作用。
- 藿香: 芳香化濁,和中止嘔。藿香可化解濕濁,調和脾胃,進一步增強止嘔效果。同時,藿香的芳香之氣也有助於舒緩胃部不適。
- 糯米: 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糯米與丁香同炒,可增強其溫補作用,並能調和藥性,減輕丁香的辛燥之性,更顧護脾胃。
- 棗肉: 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用以和藥為膏,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同時棗肉也有養胃護胃的作用。
綜合來看,香參膏以人參補氣為主,配合丁香、藿香溫中降逆止嘔,糯米、棗肉益氣健脾,各藥合用,共奏益氣溫中、降逆止嘔之效。方中重用丁香溫中降逆,體現了針對「吐不住」這一主要症狀的治療思路。因此,香參膏能夠有效治療霍亂後期,脾胃虛寒,嘔吐不止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人參`指大(銼),丁香14粒,藿香1錢,糯米70粒(同丁香炒令米黃)。
上為末,用棗肉和為膏。
每服一指頭大,用鹽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溫燥之性,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不宜與溫熱性藥物同用。
- 本方不宜與寒涼性藥物同用。
相關疾病
上吐下瀉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
相同名稱方劑
香參膏,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惠眼觀證》。 組成:人參1指大(銼),丁香14粒,藿香1錢,糯米70粒(同丁香炒令米黃)。 主治:霍亂瀉住,吐不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