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湯

KUI Y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臨證醫案醫方》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胃經 19%
肝經 13%
腎經 12%
肺經 12%
心經 8%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膀胱經 2%
脾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潰瘍湯中加入海螵蛸,主要是基於其收斂止血、制酸止痛的功效。

海螵蛸為烏賊的內骨,性寒、味鹹,入肝、胃經。其含有豐富的碳酸鈣,能中和胃酸,緩解胃潰瘍造成的疼痛。同時,海螵蛸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有效控制潰瘍出血。此外,海螵蛸還能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促進潰瘍癒合。

因此,將海螵蛸加入潰瘍湯中,能有效緩解潰瘍疼痛,促進潰瘍癒合,達到治療效果。

潰瘍湯中加入刀豆,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健脾和胃,消腫止痛: 刀豆性味甘平,入脾、胃經,能健脾和胃,促進消化,並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潰瘍病症多因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濕熱內蘊而致,刀豆可調理脾胃,緩解潰瘍引起的疼痛和腫脹。
  2. 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刀豆亦具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效。潰瘍病症常伴有熱毒蘊積,刀豆可清熱解毒,消散濕熱,減輕潰瘍周圍的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潰瘍湯中加入刀豆,可協同其他藥材,發揮健脾和胃、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有效改善潰瘍病症。

潰瘍湯中加入高良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止痛: 高良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止痛的功效。對於潰瘍所引起的胃痛、腹痛,高良薑能起到溫暖脾胃、緩解疼痛的作用。
  2. 行氣止痛: 高良薑辛溫,能行氣止痛,對於潰瘍所引起的氣滯血瘀,高良薑能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促進潰瘍的癒合。

潰瘍湯方劑中加入砂仁,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1. 行氣止痛: 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能行氣止痛,溫中止痛,對於潰瘍引起的胃痛、腹痛有緩解作用。
  2. 健脾開胃: 砂仁能健脾開胃,增進食慾,有助於促進潰瘍癒合,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

因此,砂仁在潰瘍湯方劑中發揮著行氣止痛、健脾開胃的功效,有助於緩解潰瘍症狀,促進潰瘍癒合。

潰瘍湯中加入白荳蔻,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作用:

  1. 行氣止痛:白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脹、溫中止痛的功效。對於潰瘍所引起的胃脘疼痛、脹滿不適等症狀,白荳蔻能有效緩解,改善患者的疼痛感受。
  2. 健脾開胃:白荳蔻亦能溫脾胃,增進食慾,促進消化吸收。潰瘍患者常伴有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白荳蔻的加入有助於改善胃腸功能,增強患者的體力,促進傷口癒合。

潰瘍湯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止痛: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理氣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潰瘍疼痛,多因氣滯血瘀所致,香附能疏通氣機,活血止痛,緩解疼痛不適。

2. 和胃消積:香附亦能健脾和胃,消食積。潰瘍患者常伴有食慾不振、胃脘脹滿等症狀,香附能促進消化,改善胃腸功能,有助於潰瘍的癒合。

因此,潰瘍湯中加入香附,既能理氣止痛,又能和胃消積,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潰瘍湯中加入烏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止痛消脹:烏藥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潰瘍病常伴有胃寒、疼痛、腹脹等症狀,烏藥能溫暖脾胃,驅散寒氣,緩解疼痛,消脹止痛。
  2. 行氣活血,促進潰瘍癒合:烏藥還具備行氣活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營養供應,有助於潰瘍傷口癒合。同時,烏藥也能促進潰瘍周圍組織的修復,減少粘連。

潰瘍湯中加入神麴,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消食化積:潰瘍常因飲食不節、脾胃失調而起,神麴味甘性溫,能消食導滯,促進脾胃消化功能,改善食積停滯,從而緩解潰瘍的症狀。
  2. 健脾益氣:潰瘍患者常伴有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神麴具有健脾益氣之效,能補益脾胃,提升機體抵抗力,促進潰瘍癒合。

神麴與其他藥材配合,共同發揮消食化積、健脾益氣之效,有助於治療潰瘍。

潰瘍湯中加入丹參,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涼血止痛之效。

丹參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痛、清心除煩等功效。潰瘍多由外傷、熱毒、瘀血等因素引起,丹參可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清除積聚在潰瘍處的瘀血,加速傷口癒合;同時,丹參可涼血止痛,緩解潰瘍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因此,丹參在潰瘍湯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有助於促進潰瘍的修復和止痛。

潰瘍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促進潰瘍癒合: 茯苓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利濕、滲濕利水之功效。潰瘍常伴隨濕熱內蘊,茯苓能利水滲濕,化解濕熱,改善局部環境,促進潰瘍癒合。
  2. 補氣益腎,提高免疫力: 茯苓兼具補氣益腎之效,可增強機體免疫力,抵抗感染,促進潰瘍部位的修復。

總之,茯苓在潰瘍湯中起到健脾利濕、補氣益腎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潰瘍病症,促進康復。

潰瘍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止痛生肌: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能緩解潰瘍引起的疼痛,並促進創面癒合。其養血作用可滋潤潰瘍周圍組織,減少炎症,並促進新組織生長。

2. 和解脾胃:白芍能緩解脾胃氣滯,促進脾胃功能恢復,有助於潰瘍的癒合。對於因脾胃虛弱導致潰瘍的患者,白芍能起到補益脾胃、改善消化吸收的作用。

潰瘍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 緩和藥性:潰瘍湯多為苦寒之性,容易傷脾胃。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藥性,減緩苦寒藥物對脾胃的刺激,避免藥物過於寒涼而損傷正氣。

二、 增強療效:甘草能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能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例如,甘草與黃芩、黃連等苦寒藥物搭配,能更好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潰瘍的治療效果更佳。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潰瘍湯」

潰瘍湯,中醫方劑,由海螵蛸、刀豆、高良薑、砂仁、白荳蔻、香附、烏藥、神麴、丹參、茯苓、白芍、甘草組成,主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藥方組成介紹:

  • **海螵蛸:**固澀止帶、清熱解毒、疏風散寒、活血化瘀。
  • **刀豆:**行氣化瘀、溫中止嘔、補中益氣。
  • **高良薑:**溫裡溫中、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
  •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 **白荳蔻:**溫暖脾胃陽氣、化濕、行氣止嘔。
  • **香附:**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烏藥:**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
  •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 **丹參:**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活絡止痛。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主治功效:

潰瘍湯主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部疼痛,老是打嗝、吐出帶有酸味的氣體,舌苔白色,脈搏弦脈或緊脈。

總結:

潰瘍湯是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緩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引起的疼痛、打嗝、噁心、嘔吐等症狀。該方劑組成複雜,藥性溫和,副作用較小,但仍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傳統服藥法


烏賊骨12克,刀豆子9克,高良薑6克,砂仁6克,白蔻仁6克,香附9克,烏藥9克,神曲9克,丹參15克,茯苓12克,白芍15克,甘草9克。
溫中制酸,理氣止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和胃止痛、消食化積的功效,適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但本方性味辛溫,有燥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噯氣舌苔白膩

相同名稱方劑


潰瘍湯, 出處:《臨證醫案醫方》。 組成:烏賊骨12g,刀豆子9g,高良薑6g,砂仁6g,白蔻仁6g,香附9g,烏藥9g,神曲9g,丹參15g,茯苓12g,白芍15g,甘草9g。 主治:溫中制酸,理氣止痛。主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脘疼痛,噯氣吞酸,舌苔白,脈弦或緊。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