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甕散

QUE WE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脾經 19%
肺經 16%
胃經 16%
大腸經 16%
腎經 8%
心經 2%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腎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雀甕散,一古方,味辛寒,性寒,苦寒,既有寒性,亦有熱性,主治小兒慢驚抽搐,嘴巴眼睛歪斜,眼睛向上吊,頭頸彎曲,痰液堵塞,神智昏迷。其組成如下: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 乳香: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
  • 天南星: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
  • 全蠍: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
  • 石榴:止瀉,止血,止咳。
  • 白附子:溫通經絡,化痰散結,定驚搐,鎮咳,化痰。

雀甕散主治小兒慢驚抽搐,嘴巴眼睛歪斜,眼睛向上吊,頭頸彎曲,痰液堵塞,神智昏迷。其方中,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降氣,燥濕;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乳香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天南星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全蠍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石榴止瀉,止血,止咳;白附子溫通經絡,化痰散結,定驚搐,鎮咳,化痰。諸藥合用,共奏平肝息風、祛風化痰、化瘀消腫之效,故可治小兒慢驚抽搐,嘴巴眼睛歪斜,眼睛向上吊,頭頸彎曲,痰液堵塞,神智昏迷。

傳統服藥法


棘剛子10枚(取蟲,微炒),全蠍30枚(去毒,炒),蓖麻子20枚(去皮,研),石榴1枚(大者去卻子,盛前3味在內,用黃泥裹作球,慢火炙乾,燒赤,候聞藥氣透出,紅熟,候冷,取出去泥,細研,次入後藥),白僵蠶(炒去絲嘴)1分,天南星(炮)1分,半夏(湯洗7遍去滑),白附子(炮)1分,乳香1錢(別研)。
後四味為細末,次入乳香並燒者藥同研勻。
半歲兒每服1字,1歲兒取半錢,煎荊芥湯入酒2-3點同調下,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全蠍、蓖麻子、石榴、白僵蠶、天南星、半夏、白附子、乳香等均具有祛痰開竅、鎮驚安神的功效。全蠍有毒,可通過其毒性作用,祛除痰涎壅閉,開竅醒神;蓖麻子有毒,可通過其毒性作用,祛除痰涎壅閉,開竅醒神;石榴有毒,可通過其毒性作用,祛除痰涎壅閉,開竅醒神;白僵蠶有毒,可通過其毒性作用,祛除痰涎壅閉,開竅醒神;天南星有毒,可通過其毒性作用,祛除痰涎壅閉,開竅醒神;半夏有毒,可通過其毒性作用,祛除痰涎壅閉,開竅醒神;白附子有毒,可通過其毒性作用,祛除痰涎壅閉,開竅醒神;乳香有毒,可通過其毒性作用,祛除痰涎壅閉,開竅醒神。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毒性較大,使用時應慎重,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貝爾氏癱瘓麻疹四肢抽搐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雀甕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七。 組成:棘剛子10枚(取蟲,微炒),全蠍30枚(去毒,炒),蓖麻子20枚(去皮,研),石榴1枚(大者去卻子,盛前3味在內,用黃泥裹作球,慢火炙乾,燒赤,候聞藥氣透出,紅熟,候冷,取出去泥,細研,次入後藥),白僵蠶(炒去絲嘴)1分,天南星(炮)1分,半夏(湯洗7遍去滑),白附子(炮)1分,乳香1錢(别研)。 主治:小兒慢驚潮搐,口眼相引,目睛上視,頭項偃折,痰涎壅閉,神志昏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