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喉閉丸中加入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解毒闢穢:雄黃性溫,味辛,具有解毒、闢穢、殺蟲之效。喉閉症多由外邪入侵,或痰濁壅塞所致,雄黃能驅散外邪,化解痰濁,從而達到開喉止痛、化痰散結的功效。
- 配伍增效:雄黃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以互相增強藥效。例如,雄黃與石膏、知母等清熱解毒藥物配伍,可更有效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喉閉丸中加入鬱金,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鬱金性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喉閉多因熱毒壅盛,導致喉嚨腫痛、呼吸不暢,鬱金可清熱解毒,消散壅盛之氣,緩解喉嚨腫痛,改善呼吸困難。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鬱金亦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喉閉時,局部組織可能出現瘀血阻滯,鬱金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供血,從而減輕疼痛,緩解喉嚨不適。
喉閉丸方劑中加入巴豆,是因其具有強力瀉下作用,可快速清除腸道積滯,達到開通氣道、解除喉閉的目的。巴豆性味辛熱,入肺、大腸經,能燥濕化痰,消腫止痛。對於因痰濕阻滯,氣機不通而導致的喉閉,巴豆可迅速將痰濁排出,開通氣道,使呼吸通暢。但巴豆毒性較強,需慎用,且需配合其他藥物以緩解其毒性,並遵醫囑使用。
喉閉丸中加入冰片,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喉嚨腫痛、咽喉炎等症狀,對於因熱毒壅盛引起的喉嚨閉塞、呼吸困難等症狀有顯著的緩解作用。
- 開竅醒神,通利氣血: 冰片具有芳香開竅、醒神通竅的功效,能通利氣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喉嚨閉塞所致的呼吸不暢、頭昏腦脹等症狀。
總之,冰片在喉閉丸中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的作用,能有效緩解因熱毒壅盛引起的喉嚨閉塞等症狀。
喉閉丸中包含麝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特性:
- 開竅醒神,通利喉竅: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入心、脾、肺經,具有開竅醒神、通利喉竅之效。對於喉閉症,如喉嚨緊縮、呼吸困難、聲音嘶啞等,麝香能起到開通氣道,緩解呼吸困難的作用。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麝香亦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若喉閉症因氣血瘀滯、痰濕阻絡所致,麝香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代謝,達到消腫止痛之效。
總而言之,麝香在喉閉丸中,主要發揮開竅醒神,通利喉竅,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以達到治療喉閉症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喉閉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纏喉風喉閉」,屬中醫急症範疇,其描述症狀包含:
- 急性咽喉腫痛:突發性腫痛,伴隨氣機窒塞(氣不能通)。
- 全身危候:手足厥冷、胸膈氣緊,反映邪氣壅盛、陽氣被遏,病勢兇險(頃刻不活)。
「纏喉風」古稱喉科重症,多因風熱痰火攻衝咽喉,致氣血瘀滯、痰涎壅塞。此方設計以「吐痰開閉」為急治之法,透過藥物刺激催吐,迅速清除咽喉痰涎,解除氣道阻塞,挽救危急。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雄黃(1錢)
- 性辛溫,有毒,傳統用於解毒殺蟲、祛痰開竅。
- 此處取其「破痰結」之力,針對咽喉痰涎壅盛之實證。
鬱金(5錢,君藥)
- 辛苦寒,行氣解鬱、涼血破瘀。
- 重用為君,既能疏解胸膈氣滯(治氣緊),又可助雄黃化痰開閉,符合「治喉先調氣」之理。
巴豆(7粒/約1錢)
- 辛熱大毒,峻下逐痰、催吐攻積。
- 少量與醋糊配伍,減緩瀉下之性而強化「吐痰」功效,為急救喉閉關鍵藥。
冰片、麝香(少許)
- 芳香走竄,開竅醒神、消腫止痛。
- 助藥力直達咽喉(竹管吹藥),瞬間宣通閉塞,緩解腫痛窒息。
配伍特點與作用機理
- 攻痰為主:雄黃+巴豆+醋糊,形成強力祛痰組合,巴豆刺激黏膜反射性催吐,雄黃分解痰涎黏滯,達「吐之即通」之效。
- 氣血並調:鬱金行氣活血,化解胸膈氣滯與咽喉血瘀;冰麝芳香透絡,引藥上行。
- 外用內服雙途:內服(茶清送下)作用于全身氣機,外吹(竹管納藥)直達病所,內外合治以救急。
總結
此方針對痰壅氣閉之喉風急症,以「吐法」為核心,透過峻藥猛攻痰涎、開泄氣道,符合中醫「急則治標」原則。然其藥性猛烈,需精準辨證為實熱閉結之證,非虛弱或陰虧者所宜。
傳統服藥法
雄黃1錢,鬱金5錢,巴豆7粒1錢,冰片少許,麝香少許。上為末,醋糊為丸,如麻子大。
每服5分,茶清送下。如口燥喉塞,用竹管納藥入喉中,須臾吐痰立解,未吐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喉閉丸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喉閉丸, 出處:《攝生秘剖》卷三。 組成:雄黃1錢,鬱金5錢,巴豆7粒1錢,冰片少許,麝香少許。 主治:纏喉風喉閉,先胸膈氣緊,驀然咽喉腫痛,手足厥冷,氣不能通,頃刻不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