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訂黑熱病貧血性鼻衄湯

新訂黑熱病貧血性鼻衄湯

XIN DING HEI RE BING PIN XUE XING BI N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黑熱病證治指南》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4.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2%
肝經 22%
心經 16%
脾經 13%
肺經 13%
膀胱經 2%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胃經 2%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新訂黑熱病貧血性鼻衄湯」方劑中加入黨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養血,改善貧血: 黑熱病常伴隨貧血,而黨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有補中益氣、養血生津之效。其能補益氣血,改善因氣血不足導致的貧血癥狀,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2. 固本培元,止血止衄: 鼻衄多因氣虛血熱,或陰虛火旺所致。黨參能補益元氣,固本培元,有助於止血止衄,緩解鼻衄症狀。

新訂黑熱病貧血性鼻衄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止血: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潤燥、調經止痛的功效。鼻衄多因血熱妄行,或氣虛血弱所致,而當歸能補血養血,促進血細胞生成,並能收斂止血,可有效改善貧血和鼻衄的症狀。
  2. 調和營衛:當歸能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血液循環,有利於營養物質的運輸和代謝,進一步促進血細胞生成,緩解貧血癥狀,並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供應,減少鼻衄的發生。

新訂黑熱病貧血性鼻衄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其補氣升陽、固表止汗、託毒生肌的功效。

  1. 補氣升陽: 鼻衄多因氣虛血熱所致,黃耆能補益中氣,使氣血充盈,從而改善氣虛導致的鼻衄症狀。
  2. 固表止汗: 鼻衄常伴有氣虛汗多,黃耆能固表止汗,減少汗液流失,有助於提升機體抵抗力,改善鼻衄症狀。

此外,黃耆還具有一定的生血作用,對於貧血性鼻衄的患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新訂黑熱病貧血性鼻衄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止血:乾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陽散寒、止血之功效。黑熱病患者常伴有脾胃虛寒,氣血不足,導致鼻衄。乾薑溫陽散寒,可溫煦脾胃,促進氣血生成,從而達到止血的效果。
  2. 助藥力:乾薑可助其他藥物發揮藥效,增強藥效。例如,方劑中可能含有寒涼性的藥物,乾薑可以起到調和寒涼,使藥物更加平和的作用。

總之,乾薑在該方劑中起到溫陽散寒止血,以及助藥力等作用,有助於改善黑熱病貧血性鼻衄的症狀。

新訂黑熱病貧血性鼻衄湯中加入龜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潛陽止血:龜板性寒,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涼血止血的功效。黑熱病患者常伴有陰虛火旺、血熱妄行,導致鼻衄。龜板可滋陰降火,清熱涼血,從根本上止血。
  2. 補益肝腎固本:龜板富含膠質,具有補益肝腎、固本培元的作用。貧血性鼻衄多因肝腎虧虛,氣血不足所致。龜板可滋養肝腎,促進造血功能,從而改善貧血,提高機體抵抗力,防止鼻衄復發。

新訂黑熱病貧血性鼻衄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活血化瘀,止血固澀:川牛膝性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引血下行之效。對於黑熱病引起的瘀血阻滯、血不循經,以及鼻衄出血等症狀,川牛膝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行,達到止血固澀之效。

二、補益肝腎,固本培元:川牛膝還具有補益肝腎、固本培元的作用。黑熱病患者多伴有氣血不足、肝腎虧虛,川牛膝能補益肝腎,改善氣血虛弱,從根本上提升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恢復健康。

新訂黑熱病貧血性鼻衄湯中使用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補血:熟地黃味甘、性微溫,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養血生精的功效。此方用於治療黑熱病引發的貧血性鼻衄,熟地黃能補益氣血,改善貧血癥狀,從根源上解決鼻衄問題。
  2. 涼血止血:熟地黃雖屬溫性藥物,但其滋陰功效能有效抑制熱邪,達到涼血止血的效果。黑熱病患者常伴有血熱妄行,熟地黃可滋陰降火,緩解血熱上衝導致的鼻衄。

因此,熟地黃在該方劑中起著滋陰補血、涼血止血的重要作用,是治療黑熱病貧血性鼻衄的關鍵藥材。

「新訂黑熱病貧血性鼻衄湯」中加入桂枝,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溫陽散寒,改善血液循環:桂枝性溫,入心、脾、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絡之效。黑熱病常伴隨寒邪侵襲、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貧血、鼻衄等症狀。桂枝溫陽散寒,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血運行,有助於緩解這些症狀。
  2. 調和營衛,固表止血:桂枝能調和營衛,固表止血。黑熱病患者體虛,營衛不固,容易導致血液外溢,造成鼻衄。桂枝能補益氣血,固表止血,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止血的效果。

「新訂黑熱病貧血性鼻衄湯」中加入「鱉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涼血,止血固澀: 鱉甲性寒,味甘鹹,歸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止血固澀的功效。黑熱病往往伴有陰虛血熱,導致鼻衄。鱉甲可以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緩解鼻衄症狀。
  2.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黑熱病常伴有熱毒瘀滯,導致鼻腔黏膜充血、破裂出血。鱉甲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的功效,可以清除熱毒,消散瘀血,促進鼻腔黏膜修復,從而緩解鼻衄症狀。

新訂黑熱病貧血性鼻衄湯中加入阿膠,主要是針對貧血及鼻衄兩大症狀。阿膠味甘性平,入肺、肝、腎經,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燥之效。

針對貧血: 阿膠能補益氣血,改善血虛所致的頭暈、面色蒼白等症狀。

針對鼻衄: 阿膠能滋陰潤燥,減少血液燥熱,從而達到止血的效果。

此外,阿膠還有益於改善黑熱病導致的體虛乏力、皮膚乾燥等症狀,從而達到全面調理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黑熱病」引發之貧血性鼻衄(鼻血),其症狀特徵如下:

  1. 外觀與氣血虛損:皮膚熏黑、眼眶青陷、環唇黑暗,反映陰血耗竭、陽氣衰微,屬「精血虧虛,陽不攝陰」之象。
  2. 體徵與脈象:頸長而細、頸脈跳動,為虛陽浮越;鼻血清薄、舌淡紅光滑無神,提示血虛不固;脈弦數空虛,則為陰虛內熱兼氣血兩虧。
  3. 病機推測:黑熱病日久耗傷肝腎精血,陽氣虛衰無法統攝血液,導致血不歸經而鼻衄,屬「虛寒性出血」範疇。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組方結構與功效

此方以「溫補肝腎、益氣攝血」為主軸,結合「滋陰填精、引血下行」之法,可分為四大類藥物:

  1. 益氣溫陽攝血

    • 潞黨參、生綿耆(黃耆):補益脾肺之氣,固表攝血。
    • 炮薑炭、甜桂心(肉桂):溫中散寒,助陽止血,炮薑炭兼能溫經止血。
    • 鹿角(膠):補腎陽、益精血,溫攝下元以止衄。
  2. 滋陰養血填精

    • 大熟地、奎白芍(白芍)、白歸身(當歸):養血和營,白芍斂陰緩急,當歸補血活血。
    • 炙龜版、炙鱉甲:滋陰潛陽,清虛熱,兼止血(鱉甲咸寒入肝,龜版潛降虛火)。
    • 清阿膠:補血止血,潤燥養陰,針對血虛鼻衄。
  3. 引血下行,調和氣血

    • 懷牛膝:引血下行,兼補肝腎,防血熱上沖。
    • 炙黑草(炙甘草):調和諸藥,益氣和中。

治療原理

  1. 標本兼治

    • 治本:以鹿角、熟地、龜版等補益肝腎精血,調和陰陽;黨參、黃耆益氣固脫,從根本改善氣血虛損。
    • 治標:炮薑炭、阿膠等直接溫經止血,牛膝引血下行,防止血溢上竅。
  2. 陰陽並調

    • 陽虛(黑熱病後期陽衰)以鹿角、炮薑、桂心溫補;
    • 陰虛(血虛內熱)以龜版、鱉甲、阿膠滋養,達到「陰中求陽,陽中求陰」之效。
  3. 針對性設計

    • 鼻衄屬「上熱下寒」者,此方以溫下攝上(鹿角、牛膝)結合清上(龜版、鱉甲),調節氣血運行,使血歸其經。

總結

此方契合「黑熱病後期氣血大虛、陽不攝陰」之病機,透過溫補肝腎、滋陰止血、引血歸經的複合作用,改善貧血性鼻衄及全身虛衰症狀,展現中醫「補虛固脫」與「標本同治」的辨證思維。

傳統服藥法


潞黨參、白歸身、生綿耆、炮薑炭、鹿角、膠、炙龜版、懷牛膝、大熟地、奎白芍、炙黑草、甜桂心、清阿膠、炙鱉甲。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最好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貧血流鼻血

相同名稱方劑


新訂黑熱病貧血性鼻衄湯, 出處:《黑熱病證治指南》。 組成:潞黨參、白歸身、生綿耆、炮薑炭、鹿角膠、炙龜版、懷牛膝、大熟地、奎白芍、炙黑草、甜桂心、清阿膠、炙鱉甲。 主治:黑熱病,皮膚熏黑,眼眶青陷,環唇黑暗,頸長而細,頸脈跳動,鼻血頻出,血出清薄,舌苔淡紅,光滑無神,脈弦數空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