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心丸
AN XI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幼幼新書》卷九引鄭癒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9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49.00)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6%
脾經 26%
心經 26%
肝經 21%
腎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安心丸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補氣,改善心悸失眠: 附子性溫熱,入心經,能溫補心陽,改善心氣不足導致的心悸、失眠、氣短等症狀。安心丸針對心神不寧、驚悸失眠,附子可溫陽補氣,使心氣充足,安神定志。
- 驅寒止痛,改善胸悶氣逆: 附子能散寒止痛,驅除心胸寒氣,改善寒邪入侵導致的胸悶、氣逆、心痛等症狀。安心丸中常配伍其他溫熱藥物,如桂枝、肉桂等,共同溫通心陽,改善胸悶氣逆。
安心丸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全蠍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解毒消腫、止痙定驚等作用。
在安心丸的方劑中,全蠍與其他藥物配合,可有效治療心悸、失眠、心煩、胸悶、頭暈等症狀,尤其對於因血瘀、痰濁、氣滯等因素導致的安心不安症狀有顯著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安心丸】傳統功效分析
此方劑主治「小兒慢驚」,屬中醫兒科常見虛寒性驚風證候。慢驚多因小兒體質虛弱,或急驚風久病不癒,導致脾腎陽衰、虛風內動,臨床可見手足蠕動、面色蒼白、昏睡露睛、四肢不溫等症。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附子(炮):
- 性大熱,通行十二經,具回陽救逆、溫補脾腎之效。針對慢驚之「陽氣衰微」核心病機,能振奮陽氣、驅散內寒,從根本上改善四肢厥冷、氣弱脈微等症。
- 炮製後毒性降低,更適合小兒稚陰稚陽之體,側重溫補而非攻伐。
全蠍(炒):
- 味辛性平,入肝經,長於息風止痙、通絡止痛。針對慢驚「虛風內動」之標症,直接抑制手足搐搦、筋肉瞤動等風象。
- 炒製後藥性趨於緩和,與附子配伍,形成「溫陽以治本,熄風以治標」的結構。
輔佐配伍:
- 麵糊為丸:緩和藥性,保護小兒脾胃;丸劑形製適合小兒吞服,且延長藥效釋放。
- 朱砂為衣:朱砂色赤入心,兼具鎮心安神之效,輔助穩定神志,改善驚惕不安。
整體方義
此方以附子溫陽固本為主,全蠍熄風治標為輔,佐以朱砂安神,形成「標本同治」的配伍思路。方名「安心」,實則透過溫補脾腎陽氣,使虛風得息、神志得安,從而緩解慢驚諸症。
適用證候推論
若小兒慢驚伴隨以下特徵,此方尤為契合:
- 陽虛明顯:脈沉細弱、溲清便溏、囟門凹陷。
- 風動輕微:抽搐緩慢無力,非劇烈痙攣。
- 無明顯熱象(如唇紅舌絳),否則需斟酌附子之溫燥。
此方體現中醫「治病求本」之理,透過溫陽以消除風動之內因,而非單純鎮痙,符合慢驚「因虛致風」的病機特質。
傳統服藥法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全蠍半兩(炒)。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黃米大,朱砂為衣。
每服20丸,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四肢抽搐
相同名稱方劑
安心丸, 出處:《幼幼新書》卷九引鄭癒方。 組成: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全蠍半兩(炒)。 主治:小兒慢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