蠍附丸

蠍附丸

XIE F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2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42.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腎經 22%
脾經 22%
心經 11%
肺經 10%
胃經 10%
肝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蠍附丸中包含附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寒熱相濟: 蠍子性寒,善於解毒止痛,而附子性熱,可溫陽散寒。二者相配,寒熱相濟,可平衡藥性,避免單一藥物作用過於偏激,更能達到治療目的。

二、相輔相成: 附子溫陽散寒,可助蠍子活血化瘀,並減輕其寒性對體質的影響,同時,蠍子可解附子毒性,避免溫熱過度。二者相輔相成,發揮協同作用,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蠍附丸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全蠍性寒,善於解毒散結:蠍子性寒,入肝經,具有解毒散結、通絡止痛之功效。對於因熱毒、瘀血所致的腫痛、疔瘡、瘰癧等症狀,全蠍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2. 配伍其他藥材,增強療效:蠍附丸中除了全蠍外,還包含其他藥材,如附子、地黃等。全蠍與這些藥材配伍,可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例如,全蠍與附子相配,可起到寒熱相濟、溫陽散寒的作用。

蠍附丸中包含鐘乳石,主要原因在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鐘乳石性寒,味甘,入肝、腎經。其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作用。在蠍附丸中,鐘乳石與其他藥材如全蠍、蜈蚣等配伍,可以增強清熱解毒的功效,同時也能緩解毒素引起的疼痛和腫脹,達到治療熱毒攻心、心煩不寧、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蠍附丸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澹寮方》,主治「氣虛頭痛」。氣虛頭痛的特徵多為痛勢綿綿、遇勞加劇,伴面色晄白、倦怠乏力等,其病機為陽氣不足,清陽不升,頭部失於溫煦濡養。全方以溫陽散寒、通絡止痛為核心,透過附子與全蠍的配伍,補瀉兼施,標本同治。

組成與邏輯推理

  1. 附子(大附子一枚)

    • 性大熱,歸心、腎、脾經,具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之效。此處用「挖心」炮製法(去除附子中心部分),可減其毒性,保留溫腎助陽之力,以治氣虛清陽不升之頭痛。
    • 附子為君藥,溫補命門之火,助陽氣上行頭面,解決根本陽虛問題。
  2. 全蠍(去毒二個)

    • 味辛性平,入肝經,善搜風通絡、解痙止痛,針對頭痛日久入絡的「風痰阻絡」病機。
    • 被納入附子中同煨,取其「引藥入經」之意,使溫陽藥力直達經絡,破除陰寒痼結。
  3. 鐘乳粉(二錢半)

    • 甘溫,歸肺、腎經,傳統用於溫肺氣、壯元陽,助附子補益下焦陽氣。其質重沉降,可制約附子燥烈之性,協調升降。
  4. 輔佐配伍

    • 蔥涎:辛溫通陽,助藥力上達頭目。
    • 椒鹽湯送服:花椒溫中散寒,鹽鹹入腎,引諸藥歸經,強化溫補之效。

治療原理
全方以「溫陽為主,通絡為輔」:

  • 附子+鐘乳粉溫補腎陽,固本培元,解決氣虛陽弱之本;
  • 全蠍+蔥涎通絡祛風,搜逐頭面久伏之邪,緩解疼痛之標;
  • 煨製法使藥性緩和,更適合虛證久服。

轉散劑之用意
《醫方類聚》載「乳附全蠍散」,改丸為散,或為急症設計。散劑吸收速效,適用於陽虛頭痛急性發作時溫通止痛,體現「急則治標」之變通。

此方結構簡練,體現中醫「補中寓通」思想,對於陽虛兼風痰鬱阻頭痛(如現代之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屬虛寒證者)具參考價值。

傳統服藥法


大附子1枚,全蠍(去毒)2個,鐘乳粉2錢半。
上將附子挖去心,安全蠍在內,余附為末,同鐘乳粉及面少許,水和作劑,包裹煨令熟,並為細末,擂蔥涎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丸,空心、食前用椒鹽湯送下。
本方改作散劑,名「乳附全蠍散」。見《醫方類聚》引《澹寮》。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溫,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頭痛原發性高血壓嗜眠症(嗜睡症)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蠍附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八十一引《濟生續方》。 組成:大附子1枚,全蠍(去毒)2個,鍾乳粉2錢半。 主治:氣虛頭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