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桂枝桃仁湯中包含桂枝,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通血脈,活血化瘀: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通經脈、活血化瘀的功效。在方中,桂枝與桃仁、紅花等活血藥物配合,有助於溫通血脈,改善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 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桂枝還具有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的作用。在方中,桂枝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能使氣血運行通暢,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所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水腫等症狀。
桂枝桃仁湯中加入赤芍,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活血化瘀:赤芍具有涼血活血、散瘀止痛之效,能有效改善血瘀阻滯所致的胸脅疼痛、腹痛、經行不暢等症。桂枝桃仁湯本身以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爲目的,赤芍的加入,可增強其活血化瘀之效,促進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二、涼血止痛:桂枝桃仁湯常用於治療血瘀所致的熱痛,而赤芍能清熱涼血,並能散瘀止痛,與桂枝、桃仁等藥材協同作用,可有效緩解疼痛,並防止熱毒內蘊。
桂枝桃仁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活血化瘀的功效。桂枝桃仁湯以溫通血脈為主,但對於一些瘀血兼有熱象者,生地黃可以起到清熱涼血的作用,防止溫通血脈過度而引起熱象加重。
- 滋陰潤燥,緩解瘀血:生地黃能滋陰潤燥,與桂枝、桃仁等藥物共同作用,可以滋潤血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的消散。對於一些因血虛所致的瘀血,生地黃可以起到滋陰補血的作用,從根本上解決瘀血問題。
桂枝桃仁湯中包含桃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桃仁具有破血行瘀、通經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改善血瘀阻滯所致的胸脅疼痛、月經不調、經行腹痛等症狀,與桂枝溫經通脈,相輔相成,達到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
- 疏通血脈,改善循環: 桃仁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狀態,配合桂枝的溫陽散寒作用,能有效改善因血瘀阻滯所致的四肢厥冷、脈象沉細等症狀,達到溫通經絡、改善循環的目的。
桂枝桃仁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調和藥性: 桂枝辛溫,桃仁苦寒,容易燥烈傷陰。甘草味甘性平,能緩和桂枝的溫燥之性,又能制約桃仁的寒涼之性,使藥性平和,避免藥物對人體產生過大的刺激和副作用。
-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解毒生津之功,能協同桂枝溫通經脈,桃仁活血化瘀,共同達到溫經通脈,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桂枝桃仁湯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要針對婦科血瘀寒凝所致之經痛、經閉及癥積,其症狀特點如下:
- 經血瘀阻:月經不行或經前腹部劇痛,屬「寒凝血瘀」之證,因寒氣侵襲胞宮,血脈凝澀,新舊血液相搏結而致經道閉塞。
- 癥塊疼痛:臍下積塊如覆鉢、按之硬痛,乃血凝成瘀,日久結爲有形之積。
- 寒疝特徵:繞臍疼痛、脈象沉緊,反映陰寒內盛,氣血郁滯,屬「寒凝血脈」之象。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藥物配伍邏輯
- 桂枝(君藥)
- 性辛甘溫,入血分而溫通經脈,散寒止痛。針對「寒客血室」之病機,解其寒凝之本。
- 赤芍藥(臣藥)
- 苦微寒,活血散瘀,與桂枝相配,一溫一散,共奏「溫通活血」之效,化解血凝。
- 熟乾地黃(佐藥)
- 甘溫滋養陰血,補而不滯。與赤芍同用,養血活血,防活血藥傷正,兼顧「血虛夾瘀」之潛在病機。
- 桃仁(臣藥)
- 苦甘平,破血逐瘀,消癥散結。專攻瘀血成塊之證,助桂枝、赤芍破除有形之積滯。
- 甘草(使藥)
- 甘緩和中,調和諸藥,緩急止痛,配合生薑、大棗鼓舞胃氣,助藥力運行。
全方作用機制
此方以「溫經散寒、活血消癥」爲核心:
- 溫通並行:桂枝配生薑,辛溫散寒以解凝;桃仁合赤芍,活血通經以破瘀。
- 攻補兼施:熟地滋養營血,佐制活血藥之峻性,避免耗血傷正;大棗、甘草補脾益氣,助生化之源。
- 氣血同治:通過散寒以行氣,活血以通經,使氣行則血行,血行則瘀化。
辨證關鍵
適用於「寒凝血瘀」實證,其脈沉緊、痛處固定拒按、經血紫暗有塊爲辨證要點。若見虛寒(如舌淡脈弱),則需加溫補之品;若純屬熱瘀(舌紅脈數),則非此方所宜。
總結
桂枝桃仁湯體現中醫「寒者熱之」「結者散之」的治療思路,通過溫通血脈、化瘀消積,解除因寒致瘀、因瘀成痛的病理鏈條,標本兼顧,尤其適用於婦科寒瘀互結之實證痛經、閉經及癥積。
傳統服藥法
桂枝3兩,赤芍藥3兩,熟乾地黃2兩,桃仁1兩,甘草1兩。
上為粗末。
每服5錢,水2盞,加生薑3片,大棗1枚,煎至1盞,去滓,食前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如果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應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桂枝桃仁湯, 出處:《萬氏女科》卷一。 組成:桂枝1錢5分,檳榔1錢5分,白芍1錢,生地1錢,枳殼1錢,桃仁25粒,炙草5分。 主治:腸覃。因經行之時,寒氣自肛門而入客大腸,以致經血凝澀,月信雖行而血卻少,其腹漸大,如孕子狀。
桂枝桃仁湯, 出處:《雞峰》卷十七。 組成:桂枝3兩,赤芍藥3兩,熟乾地黃2兩,桃仁1兩,甘草1兩。 主治:婦人月經不行,腹痛較甚,或臍下有積塊者。寒氣客於血室,血凝不行,結積血爲氣所衝,新血與故血相搏,故經道不通,繞臍寒疝痛徹,其脈沉緊。婦人月事不通,小腹臌脹疼痛。氣血鬱滯,經水不行,腸中作痛,漸積成塊,臍下如覆鉢。婦人經前先腹痛不可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