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桂枝湯

MA HUANG GUI ZH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保命集》卷中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心經 15%
膀胱經 13%
肝經 12%
大腸經 8%
胃經 8%
脾經 6%
膽經 5%
腎經 3%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脾經
膽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麻黃桂枝湯

麻黃桂枝湯出自《傷寒論》,是治療風寒感冒的經典方劑,由麻黃、桂枝、甘草、黃芩、桃仁五味藥組成,具有發汗解表、疏散風寒、止咳平喘、清熱化痰等功效。

組成藥材介紹

  1.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主治風寒感冒,水腫,咳喘等症狀。

  2.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3.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4.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5. 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癥積痞塊、跌打損傷、腸燥便祕、寒痰咳嗽、咳嗽痰多無色且稀薄、咳嗽氣喘等病症。

主治功效

麻黃桂枝湯主要用於治療瘧疾,頭痛頸部僵硬,脈搏浮動,怕冷但不流汗,在晚上發作。

總結

麻黃桂枝湯是一種具有發汗解表、疏散風寒、止咳平喘、清熱化痰等功效的中藥方劑,由麻黃、桂枝、甘草、黃芩、桃仁五味藥組成, 常用於治療瘧疾,頭痛頸部僵硬,脈搏浮動,怕冷但不流汗,在晚上發作。

方劑組成解釋


麻黃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桂枝具有發汗解表、宣肺通脈的功效,甘草具有緩急和中、調和諸藥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麻黃桂枝湯由這五味藥組成,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瘧病、頭痛項強、脈浮、惡風無汗、發於夜間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麻黃桂枝湯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相關疾病


頭痛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瘧疾原發性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炎百日咳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痲風 [漢生氏病]麻疹四肢麻痺癱瘓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麻黃桂枝湯, 出處:《普濟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車論》。 組成:麻黃2兩(去根節),桂枝1兩,葛根3兩,芍藥3兩,甘草1兩(炙紫色)。 主治:傷寒。

麻黃桂枝湯, 出處:《痘疹仁端錄》卷十三。 組成:麻黃、桂枝、赤芍、杏仁、甘草、當歸、牛蒡、黃連、黃芩、川芎、蟬蛻、蠶蛻。 主治:發汗。主治:痘疹,身癢咳嗽。

麻黃桂枝湯, 出處:《保命集》卷中。 組成:麻黃1兩(去節),甘草3錢(炙),桃仁30個(去皮尖),黃芩5錢,桂枝3錢。 主治:瘧病,頭痛項強,脈浮,惡風無汗,發於夜間者。

麻黃桂枝湯, 出處:《幼幼集成》卷三。 組成:淨麻黃2錢,柳枝1錢2分,桂枝1錢2分,片黃芩1錢,光桃仁15粒,炙甘草1錢,大生地1錢,鮮紅花5分,蔥白1莖。 主治:發散血中風寒。主治:夜瘧,血分有邪。

麻黃桂枝湯, 出處:《三因》卷九。 組成:麻黃(去節,湯浸,焙乾)3分,桂心3分,白芍藥3分,細辛(去苗)3分,乾薑(炮)3分,甘草(炙)3分,半夏(湯洗7次)半兩,香附(炒去毛)半兩。 主治:外因心痛,惡寒發熱,內攻五臟,拘急不得轉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