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薑砂湯

GUI ZHI JIANG SHA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8%
脾經 18%
心經 15%
肺經 15%
肝經 11%
胃經 11%
膀胱經 7%
腎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桂枝薑砂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水: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水、滲濕止瀉的功效。桂枝薑砂湯以溫陽散寒為主,但寒邪傷脾,易致脾陽虛弱,水濕停滯。茯苓能健脾利濕,促進水液代謝,有助於消除水濕,增強藥效。
  2. 調和藥性: 桂枝薑砂湯中的桂枝、生薑辛溫,能溫經散寒,但辛溫之性易燥,容易傷陰。茯苓能中和藥性,避免藥性過於燥烈,使藥物更加平和,更易於被人體吸收,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桂枝薑砂湯為一方常用於治療寒濕困脾、脾胃虛寒所導致之症狀,如腹脹、食少、肢冷等。此方中含有多種草藥,其中澤瀉為一味重要成分。澤瀉味甘、淡,性寒,歸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泄熱之效。在本方中加入澤瀉,主要是利用其利尿去濕的功效,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及濕氣,以達到調理水液代謝的目的。

此外,由於方中其他藥物如桂枝、乾薑、砂仁等偏溫熱,能溫中散寒,澤瀉之寒涼性質可與之相互制約,使整體藥性更加和緩,避免溫熱藥物過度使用可能帶來的燥熱副作用。因此,在桂枝薑砂湯中加入澤瀉,不僅能增強治療濕阻之效果,還可以平衡整體藥性的溫涼,使之更適合寒濕困脾患者的治療需求。

桂枝薑砂湯中含有桂枝,主要原因有二:

  1. 溫經散寒: 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痺止痛的作用。此方主要針對外感風寒所致的發熱、頭痛、惡寒、無汗等症,桂枝能溫散寒邪,使陽氣得復,起到驅寒止痛的效果。
  2. 調和營衛: 桂枝能調和營衛,使營衛之氣流通,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寒邪所致的肌肉痠痛、四肢麻木等症狀。

因此,桂枝在桂枝薑砂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治療外感風寒的關鍵藥材。

桂枝薑砂湯中包含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桂枝的辛溫燥性:桂枝性溫,易於耗傷陰津,白芍性微寒,可緩解桂枝的辛溫燥性,防止桂枝過於燥熱,保護陰液。
  2. 配合桂枝解表,兼顧養血:桂枝善於解表散寒,白芍則有養血柔肝之效,二者合用,既可驅散寒邪,又能滋養血氣,使表寒得以解除,氣血恢復正常,達到溫陽解表和養血兼顧的效果。

桂枝薑砂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 桂枝辛溫,薑辛溫,砂仁辛溫,藥性偏於燥烈,容易傷陰。甘草味甘性平,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脾胃的作用,可避免藥性過於燥烈,保護脾胃,防止藥物對人體的傷害。
  2. 增強療效: 甘草能增強桂枝、薑、砂仁的藥效,使藥力更能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甘草本身具有補氣益血、緩解疼痛等作用,與其他藥物合用,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增強整體療效。

桂枝薑砂湯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和胃止嘔: 砂仁味辛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和胃止嘔的功效。桂枝薑湯本身辛溫解表,但對於寒邪內犯、脾胃不和引起的嘔吐,效果有限。砂仁的加入,可增強溫中散寒之力,促進脾胃功能恢復,進一步止嘔。
  2. 協同解表,助藥力達表: 桂枝薑湯中加入砂仁,除了溫中散寒,也能協同桂枝、生薑解表散寒。砂仁的芳香氣味,可引導藥力上達肌膚,有助於藥物透達表裏,更好地驅散寒邪。

桂枝薑砂湯中加入乾薑,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溫中散寒,助桂枝發揮功效: 乾薑性溫,可溫中散寒,助桂枝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寒邪入侵導致的風寒表證。
  2. 和胃止嘔,減少桂枝的副作用: 桂枝性辛溫,用量過大可能導致胃氣上逆,乾薑能和胃止嘔,避免桂枝的副作用,使藥效發揮得更全面。

乾薑的加入,有效地提升了桂枝薑砂湯的溫散寒邪功效,同時減少了桂枝的副作用,使藥效更加協調穩定。

主治功效


桂枝薑砂湯

組成:

  •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主治功效:

腹脹。

藥理作用:

  1. 桂枝: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2.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3. 白芍: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4.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5. 乾薑: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
  6. 砂仁: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主治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腹瀉、腹部不適、氣滯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脾虛濕滯、中焦氣滯之證、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
  7. 澤瀉: 澤瀉,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澤瀉能通行小便,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被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疾病。澤瀉能清熱利尿,是中醫學中之澀精止遺要藥,主治遺精、早洩等男性疾病。澤瀉含多種有效成分,如澤瀉苷、澤瀉素等,能促進骨骼和肌肉組織細胞分裂和生長,提高骨骼和肌肉組織的強度和彈性,增強骨骼和肌肉的力量,起到強筋骨的作用。澤瀉亦可止嘔,具平肝瀉火、疏通腸胃之效,可緩解消化不良、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調節神經系統,減輕胃部不適、噁心感。

總結:

桂枝薑砂湯由桂枝、甘草、白芍、茯苓、乾薑、砂仁、澤瀉組成,具有腹脹的功效。臨牀上,桂枝薑砂湯常被用於治療腹脹、水腫、泄瀉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陽。

相同名稱方劑


桂枝薑砂湯, 出處:《四聖心源》卷五。 組成:茯苓3錢,澤瀉3錢,桂枝3錢,芍藥3錢,甘草3錢(炙),砂仁1錢(炒,研),乾薑3錢。 主治:氣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