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腸丸

WEN CHA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1%
心經 14%
肝經 14%
脾經 14%
肺經 7%
心包經 7%
胃經 7%
大腸經 2%
膀胱經 0%
腎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包經
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溫腸丸」,主要成分是:補骨脂,肉蓯蓉,狗脊,獨活,附子,巴戟天,鹿茸,五味子,主治功效是:小腸虛寒導致腹瀉,排泄出膿血,腸道光滑而煩躁不適。

補骨脂具有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可以刺激腎上腺皮質分泌激素,增加陽氣能量,起到補陽作用。此外,其富含營養成分,能促進能量合成,增強免疫,補充營養,從而補氣。補骨脂還含有生物鹼類物質,可以刺激腸道運動,促進蠕動,止瀉。另外,它性溫,味苦、辛,入脾、腎經,具有健脾益氣、溫腎壯陽的功效。

獨活是一種中藥,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主治風寒感冒、頭痛、腰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產後瘀血等症狀。獨活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狗脊性微溫、味甘、辛,歸肺、腎經,具有補陽、補氣、止血、祛風除濕、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等功效。可用於腎陽不足小便過多,婦女白帶過多及男子腎虛遺精,尿血、便血、崩漏、月經過多、外傷出血等症,風寒濕痹、足膝關節疼痛,腰膝酸軟、下肢無力、尿頻、遺尿、白帶過多等症,肝腎虧虛,兼感風寒濕邪所致的腰痛脊強、足膝軟弱等症。

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壯筋骨的功效。主治腎陽虛衰,陽痿滑精,宮冷不孕,虛勞贏瘦,神疲畏寒,眩暈,耳鳴耳聾,腰背痠痛,筋骨痿軟,小兒五遲,女子崩漏帶下,陰疽等症。鹿茸還具有強筋骨、益精、補腎、固崩止帶的功效。

肉蓯蓉是一種傳統中藥,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之效。可治療腎陽虛衰,精血不足所引起的陽痿、遺精、白濁、尿頻餘瀝、腰痛腳弱、耳鳴目花,以及月經衍期、宮寒不孕、腸燥便祕等症狀。肉蓯蓉還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改善貧血、促進血液循環、強壯筋骨等功效。另外,肉蓯蓉還能益精,助陽、補腎,治男子五勞七傷、陰痿不舉、積有十年、癢濕、小便淋瀝,溺時赤黃,肝虛、腎虛引起的精力不足和陰莖勃起困難。然而,肉蓯蓉性溫,服用過多可能會導致上火,因此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其中,固澀收斂可斂肺止咳、澀腸固精、益氣生津、補腎寧心;補氣可助脾益氣,增強抵抗力,緩解疲勞;補腎可改善腎虛諸症,如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早洩、陽痿不舉等;止咳化痰可稀釋呼吸道分泌物,促進痰液排出;降氣可治嘔吐、暈眩、口苦等症;生津止渴可刺激唾液和其他消化液的分泌,從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強筋骨可增強骨骼力量,強健筋骨;解酒毒可保護肝臟,促進酒精代謝,緩解酒後不適。

巴戟天,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腎虛陽痿、遺精早洩、腰膝酸軟、風寒濕痹、關節痠痛、痰多氣喘、胸悶氣短、降氣止痛等症狀。

**總結:**中藥方劑「溫腸丸」,由補骨脂,肉蓯蓉,狗脊,獨活,附子,巴戟天,鹿茸,五味子組成,具有溫暖腸道、活血化瘀、止痛止瀉的功效,可治療小腸虛寒導致的腹瀉、膿血、腸道光滑煩躁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補骨脂(炒)1兩,肉蓯蓉(酒浸,去皺皮,焙)1兩半,狗脊(銼)3分,獨活(去蘆頭)3分,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巴戟天(去心)1兩,鹿茸(酒炙,去毛)1兩,五味子3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鹽湯或酒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補骨脂、肉蓯蓉、狗脊、獨活、附子、巴戟天、鹿茸、五味子等均具有溫補脾腎、溫腸止瀉的功效。其中,補骨脂、肉蓯蓉、狗脊、獨活、附子溫補脾腎;巴戟天、鹿茸溫補腎陽;五味子收斂固澀。諸藥合用,共奏溫補脾腎,溫腸止瀉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溫腸丸性溫熱,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腹中有鳴叫聲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溫腸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七。 組成:黃連(去須)半兩,乾薑(炮)半兩,肉豆蔻(面裹煨香)半兩,赤石脂半兩,龍骨半兩,吳茱萸(湯洗微炒)半兩,訶子(煨,去核)1兩半。 主治:腸胃受濕,泄瀉頻并,米谷不化,腹脹腸鳴,臍腹築痛,腸滑洞下。

溫腸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三。 組成:補骨脂(炒)1兩,肉蓯蓉(酒浸,去皺皮,焙)1兩半,狗脊(銼)3分,獨活(去蘆頭)3分,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巴戟天(去心)1兩,鹿茸(酒炙,去毛)1兩,五味子3分。 主治:小腸虛寒下痢,便泄膿血,腸滑懊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