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通治還少丹方劑中包含山藥,主要原因如下:
- 補脾益氣: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滋陰養肺的功效。此方治虛損諸症,而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山藥可補脾益氣,為後天之本,使藥力更好地被吸收利用。
- 固精止遺: 山藥同時具有固精止遺的功效。方劑中可能包含有針對腎虛的藥物,而山藥能補腎固精,與之相輔相成,更好地治療虛損所致的遺精、滑精等症。
通治還少丹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活血通經,引血下行: 川牛膝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經、引血下行的功效。其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絡阻滯,對於治療女性經期不順、痛經等症狀具有良好效果。
- 利水消腫,通利水道: 川牛膝亦具利水消腫之效,可通利水道,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有助於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通治還少丹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固精:山茱萸味酸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澀精氣之功效。方中以山茱萸配伍其他藥物,可有效治療腎虛精虧所致的腰膝酸軟、遺精早泄、夜尿頻多等症狀。
- 收斂止汗:山茱萸亦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可治療腎虛汗出、盜汗等症。方中加入山茱萸,有助於收斂固澀,減少汗液流失,改善患者體質。
通治還少丹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方中以茯苓配伍其他藥物,旨在健脾利濕,改善因脾虛濕盛導致的消化不良、腹脹、水腫等症狀,為治療根本。
- 補氣益腎:茯苓兼具補氣益腎之功效,可補脾益腎,改善因脾腎氣虛導致的乏力、腰膝酸軟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共同作用,提升整體療效。
通治還少丹方中包含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茴香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寒邪客於中焦,導致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茴香可起到溫中散寒、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
- 協同其他藥物:茴香與方中其他藥物如肉桂、附子等溫陽散寒藥物,相輔相成,增強溫中散寒之效,並能協調藥性,使藥力更加柔和,避免燥烈傷陰。
綜上,茴香的加入,既能發揮其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又能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溫中散寒、調和脾胃的作用。
中藥方劑[通治還少丹]的組成中,包含[菟蕬子],因為菟蕬子具有補腎壯陽和強筋骨的作用。菟蕬子能夠增強腎功能,改善由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疲乏無力等症狀。它的作用還包括強健筋骨,提升體力,使[通治還少丹]在調理腎虛和增強骨骼方面更為有效,提升方劑的療效。
通治還少丹方中含有續斷,主要原因有二:
一、補肝腎,強筋骨: 續斷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續折傷之功效。方中以續斷補益肝腎,增強機體的造血功能,促進骨骼生長及癒合,從根本上治療少陽病的虛弱狀態。
二、通經活絡,止痛: 續斷亦有通經活絡、止痛之效。少陽病常伴有經絡不通,氣血瘀阻,導致疼痛。續斷可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緩解疼痛,進一步改善少陽病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通治還少丹」以山藥、川牛膝、山茱萸、茯苓、茴香、菟蕬子、續斷為主要成分,具有多種功效和治療作用。
川牛膝 性寒味苦,歸肝、腎經。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
茯苓 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山藥 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有補氣益虛,生津止渴,健脾養胃的功效。
山茱萸 性酸澀,味甘,歸肝、腎經。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功效。
菟蕬子 性微溫,味甘,歸肝、腎經。具有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等功效。
茴香 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
續斷 性溫味甘,歸肝、腎經。具有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等功效。
總體 中藥方劑「通治還少丹」的主要成分均為中藥材,具有多種功效和治療作用。該方劑可適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在中醫臨牀中具有廣泛的應用。
傳統服藥法
山藥(炮)1兩半,牛膝(去苗,焙)1兩半,山茱萸(水洗,去核)1兩半,白茯苓1兩半,舶上茴香(炒)1兩半,菟絲子(酒浸,焙,研)1兩,續斷(去蘆)1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通治還少丹, 出處:《瑞竹堂方》卷一。 組成:山藥(炮)1兩半,牛膝(去苗,焙)1兩半,山茱萸(水洗,去核)1兩半,白茯苓1兩半,舶上茴香(炒)1兩半,菟絲子(酒浸,焙,研)1兩,續斷(去蘆)1兩。 主治:心腎俱虛,漏精白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