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新定膽制咽喉藥中加入黃連,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寒,性善清熱解毒,可有效抑制咽喉部位的炎症反應,緩解咽喉腫痛、發熱、口乾等症狀。
- 瀉火定驚: 黃連入心經,能清心火,定心神,對於因心火亢盛導致的咽喉疼痛、口舌生瘡、心煩不安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綜上,黃連的清熱解毒、瀉火定驚之效,使其成為新定膽制咽喉藥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新定膽制咽喉藥方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燥濕: 黃芩味苦性寒,善於清熱瀉火,燥濕止痢,適用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因熱邪、濕邪引起的症狀。
- 解毒消腫: 黃芩具有解毒消腫之效,可抗菌消炎,對於咽喉炎症、潰瘍等問題,有助於消退腫脹,緩解疼痛。
因此,黃芩的清熱燥濕、解毒消腫功效,使其成為新定膽制咽喉藥的重要組成成分,有助於治療咽喉疾病。
「新定膽制咽喉藥」方劑中包含「白僵蠶」,其作用主要在於止痙定驚。白僵蠶性寒,味甘鹹,入肝、脾經,具有祛風止痙、化痰散結之效。
咽喉疾病常伴隨痰濁阻滯、氣機不利,導致喉嚨疼痛、吞嚥困難等症狀。白僵蠶可化痰散結,疏通氣道,緩解咽喉疼痛,同時其止痙定驚之效,亦能有效改善由痰濁阻滯所引起的驚悸不安等症狀。因此,白僵蠶在「新定膽制咽喉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有助於清熱化痰、止痙定驚,改善咽喉疾病的整體症狀。
「新定膽制咽喉藥」方劑中包含「人中白」,此藥材為白附子的炮製品,其性溫、味辛,歸肺、脾、腎經。
方劑中加入人中白,主要針對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由於白附子具有解毒消腫、止痛化痰的功效,可有效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對於咽喉部位的炎症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此外,人中白還可止咳化痰,幫助緩解咽喉部位的痰液積聚,進一步改善聲音嘶啞等症狀。
「新定膽制咽喉藥」方劑中包含薄荷,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表,疏散風熱:薄荷性寒涼,具有清熱解表、疏散風熱的功效。咽喉腫痛,多因風熱犯肺,或痰熱鬱結所致。薄荷可清熱解表,疏散風熱,消炎止痛,改善咽喉紅腫疼痛。
- 利咽開音,止咳化痰:薄荷芳香氣味,可利咽開音,使聲音洪亮。同時,薄荷能疏風散寒,行氣止痛,對於風寒咳嗽、痰多粘稠者,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因此,薄荷在「新定膽制咽喉藥」方劑中,能有效清熱解表,利咽開音,達到止痛化痰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新定膽制咽喉藥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張山雷《瘍科綱要》記載之「新定膽制咽喉藥」,主治風火喉證及口疳、舌瘡等症,其組成及治療原理分析如下:
方劑組成及功效:
此方以魚膽為君藥,配合多種清熱解毒、疏風散結之藥材。方中藥物功效如下:
魚膽: 古方中以魚膽為君藥,其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根據古方記載,需以臘月鮮青魚膽,並加入藥末陰乾,去除部分膽汁後再使用,此法應是為了控制其寒涼之性,並使其更好地與其他藥材相配伍。
黃連: 苦寒,瀉心肝之火,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能針對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
黃芩: 苦寒,清熱燥濕,涼血止血,與黃連相配伍,增強清熱解毒之效,並兼顧可能存在的出血症狀。
白僵蠶: 疏風散結,化痰止痛,針對咽喉腫痛伴有痰涎阻滯者。
人中白: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加強清熱解毒及消腫之效力。
薄荷: 辛涼,疏風解表,清利頭目,針對風熱外邪侵犯所致之咽喉腫痛。
此外,方中還加入了指甲炭、明腰黃、西瓜霜等藥物,進一步增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 蜒蝣制梅子肉則可能具有收斂、消炎的作用,但其作用機制需進一步研究。
治療原理分析:
本方治療風火喉證及口疳、舌瘡,主要基於清熱解毒、疏風散結的治療原則。
清熱解毒: 黃連、黃芩、人中白、魚膽等藥物均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積聚的熱毒,從而緩解咽喉腫痛、紅腫腐爛等症狀。
疏風散結: 薄荷、白僵蠶等藥物則能疏散風邪,消除咽喉部的腫脹、阻塞,利於炎症消退。
消腫止痛: 魚膽、人中白等藥物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能直接緩解咽喉部的疼痛不適。
張山雷在方解中提到此方「清熱滌痰,而加以薄荷之辛涼泄風,兼顧外感」,說明此方不僅能治療內生之熱毒,亦能治療外感風熱所致的咽喉疾病。 魚膽的運用,顯然是此方獨特的特色,也是其治療效果的關鍵所在。 整個方劑的組成,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的思想,通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總而言之,「新定膽制咽喉藥」是一個以清熱解毒、疏風散結為主的有效方劑,其獨特的組成和配伍,使其在治療風火喉證及口疳、舌瘡等症方面具有較好的療效。 但需注意,此方劑的具體應用及劑量需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傳統服藥法
真小川連1兩,條子芩5錢,真川柏5錢,白僵蠶(炙燥)3錢,漂人中白2兩,老月石1兩,薄荷葉2錢。
各為極細末,和勻,臘月收青魚膽,帶膽汁盛藥末,線扎,掛當風處陰乾,去膽皮,細研,每一膽,傾去膽汁一半,乃入藥末,加指甲炭2錢,明腰黃5錢,西瓜霜1兩,蜒蚰制青梅肉5錢,焙燥,研,每藥末1兩,加上梅片1錢,和勻密收。
紅腫腐爛者皆效;若但紅腫而未腐者,此藥1兩,可配枯礬2錢吹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苦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新定膽制咽喉藥, 出處:《瘍科綱要》。 組成:真小川連1兩,條子芩5錢,真川柏5錢,白僵蠶(炙燥)3錢,漂人中白2兩,老月石1兩,薄荷葉2錢。 主治:風火喉證及口疳舌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