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鬱逐瘀湯

KAI YU ZHU Y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醫婦科治療學》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肺經 15%
脾經 14%
胃經 14%
心經 11%
膽經 10%
三焦經 4%
心包經 2%
大腸經 2%
肝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膽經
三焦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開鬱逐瘀湯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香附性辛、溫,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肝氣鬱結、氣血瘀滯所致的胸悶、脅痛、腹痛等症狀,香附能起到疏通氣血、緩解疼痛的作用。
  2. 調和脾胃,助消化:香附亦能理氣健脾,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在開鬱逐瘀湯中,香附可協同其他藥物,調節脾胃,更好地吸收藥效,提升治療效果。

總體而言,香附在開鬱逐瘀湯中,既能疏肝解鬱、行氣止痛,又能調和脾胃,助消化,起到協同作用,提升整體療效。

開鬱逐瘀湯中使用鬱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鬱金味苦辛,性寒,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肝氣鬱結、氣血瘀滯導致的胸悶、脅痛、心煩不眠等症狀,鬱金能有效疏通肝氣,化解瘀血,緩解疼痛。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鬱金亦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消散瘀血,從而減輕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因此,開鬱逐瘀湯中使用鬱金,旨在通過其疏肝解鬱、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達到治療肝鬱氣滯、氣血瘀阻等病症的目的。

開鬱逐瘀湯中加入延胡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活血,疏肝解鬱:延胡索味苦辛、性溫,入肝經,具有行氣活血、疏肝解鬱的功效。其辛散之性,能疏通肝氣鬱結,緩解胸悶、脅痛、腹脹等症狀;其溫通之性,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並緩解疼痛。
  2. 化瘀止痛,改善血行:延胡索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也有很好的療效。其化瘀止痛的功效,能促進瘀血消散,緩解疼痛,改善血行,使氣血運行通暢。

因此,延胡索在開鬱逐瘀湯中發揮著疏肝解鬱、活血化瘀的功效,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氣鬱血瘀證的功效。

開鬱逐瘀湯中加入當歸尾,主要是利用其 活血化瘀、調經止痛 的功效。

當歸尾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溫經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且其藥性較當歸身偏於活血化瘀,能有效改善瘀血阻滯導致的胸悶、心悸、腹痛等症狀。

此外,當歸尾還能調和氣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氣鬱導致的胸悶、心煩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能更有效地達到開鬱逐瘀、調和氣血的療效。

開鬱逐瘀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活血,疏肝解鬱: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行氣活血、疏肝解鬱的功效。它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肝氣鬱結,從而達到開鬱散結、舒暢氣機的效果。
  2.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 川芎還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它能促進瘀血消散,緩解疼痛,並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

因此,川芎在開鬱逐瘀湯中可以起到疏肝解鬱、活血化瘀的多重作用,幫助治療肝氣鬱結、血瘀阻滯等病症。

開鬱逐瘀湯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解鬱: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經,能行氣解鬱,疏肝理氣,有助於消除肝氣鬱結,改善胸悶、脅肋疼痛、情緒不暢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青皮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除瘀血,緩解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青皮在開鬱逐瘀湯中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能協同作用,達到疏肝解鬱、活血化瘀的功效,從而治療肝鬱氣滯、血瘀不通所致的各種疾病。

開鬱逐瘀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行氣解鬱:枳殼味苦、性寒,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的功效。開鬱逐瘀湯主要針對氣滯血瘀所致的胸悶、脅痛、腹脹等症狀,枳殼能疏肝理氣,緩解胸悶,改善氣血運行,有助於逐瘀止痛。
  2. 消食導滯:枳殼亦具消食化積之效,若氣滯血瘀同時伴有食積停滯,枳殼可促進消化,減少食積對氣血運行之阻礙,從而更有效地達到開鬱逐瘀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開鬱逐瘀湯」,主要成分包括香附、鬱金、延胡索、當歸尾、川芎、青皮、枳殼等中藥材。此方劑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的功效,主治產後血暈偏於氣鬱者。

方劑組成介紹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延胡索:性辛、溫,歸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之功效。

  • 鬱金: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清熱涼血、化腐生肌、理氣行氣、降氣、清熱利濕等功效。

  •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主治功效

開鬱逐瘀湯主要用於治療產後血暈偏於氣鬱者。症狀表現為面色蒼黯,胸悶、脅部脹滿、腹脹疼痛,有時會昏迷,惡露不下或下得少,舌色淡苔薄,脈沉弦。

總結

中藥方劑「開鬱逐瘀湯」主要用於治療產後血暈偏於氣鬱者,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的功效。方劑中各味藥材具有不同的藥性,相互配合,共同發揮治療作用。在具體使用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辨證施治,以確保安全有效。

傳統服藥法


香附3錢,鬱金3錢,延胡3錢,歸尾2錢,川芎2錢,青皮2錢,枳殼2錢。
開鬱散結。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之功,服用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容易焦慮恐懼胃腸出血容易憂鬱惡露不下

相同名稱方劑


開鬱逐瘀湯, 出處:《中醫婦科治療學》。 組成:香附3錢,鬱金3錢,延胡3錢,歸尾2錢,川芎2錢,青皮2錢,枳殼2錢。 主治:開鬱散結。主治:産後血暈偏於氣鬱者,面色蒼黯,胸脘及兩肋滿悶,腹膨脹而痛,時有昏迷,惡露不下或下甚少,舌淡苔薄,脈沉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