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控痰散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解毒,化痰止咳: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息風止痙的功效。對於痰熱壅盛、咳嗽氣喘、痰多粘稠等症狀,全蠍能清熱化痰,使痰液易於排出。
- 通絡止痛: 全蠍還具有通絡止痛的功效,能疏通經絡,解除痰濁阻滯所致的疼痛。對於因痰濕阻滯所致的胸悶、心悸、頭痛等症狀,全蠍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控痰散中加入全蠍,旨在清熱解毒、化痰止咳,同時兼顧通絡止痛,以達到治療痰濁阻滯所致的咳嗽、氣喘、胸悶等症狀的目的。
控痰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性甘平,味甘,能緩解其他藥材的燥性或毒性,使藥性平和,避免對人體造成過大刺激。
-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潤肺止咳、清熱解毒、調和脾胃等功效,可以協同其他藥材,加強藥效,達到更佳的療效。
總之,甘草在控痰散中起到了調和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中藥方劑[控痰散]的組成中,包含[銅綠]。銅綠在該方中起到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作用。控痰散是一種外用藥物,適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燒傷等症狀。銅綠能夠幫助清除傷口處的病原體,促進傷口愈合,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在方劑中,銅綠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然而,由於銅綠具有一定毒性,使用時必須注意控制劑量,以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控痰散中包含輕粉,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燥濕化痰: 輕粉性寒而燥,善於燥濕化痰,對於痰濕阻肺、咳嗽痰多者,可以有效清除痰液,改善呼吸道症狀。
- 解毒殺蟲: 輕粉性苦辛,有解毒殺蟲之效,對於痰中夾雜瘀血、蟲積者,可以起到解毒消癥的作用,有助於痰液的排除。
然而,輕粉毒性較大,需謹慎使用,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控痰散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開竅醒神,化痰止咳: 麝香性溫,味辛,歸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的功效。對於痰阻心竅,神志不清、咳嗽痰多等症狀,麝香能起到開竅醒神,化痰止咳的作用。
- 引藥入肺,增強療效: 麝香氣味芳香,能引導藥力直達肺部,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控痰散中的其他藥物,如半夏、茯苓等,具有燥濕化痰、健脾利水等功效,麝香能引導這些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痰濕阻肺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控痰散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控痰散主治「噤口風」與「撮臍風」,二者皆屬古代兒科急症。
- 噤口風:指小兒因風痰壅盛,導致牙關緊閉、不能吮乳,甚則面青肢搐,多因外感風邪或胎熱內蘊,引動肝風痰阻所致。
- 撮臍風(即臍風):多見於新生兒,因斷臍不潔感染風毒,或痰濕壅滯經絡,症見臍腫腹硬、唇青口撮、四肢抽搐,屬危重證候。
此方以「控痰」為名,旨在通絡開竅、熄風化痰,針對風痰閉阻經絡、引動肝風之病機,尤重於祛痰止痙。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蠍尾(半錢):
- 辛平有毒,專入肝經,為熄風止痙要藥。
- 直折肝風,通絡解痙,善治小兒驚風搐搦。
銅青(半錢):
- 酸澀微寒,具湧吐風痰、解毒斂瘡之效。
- 古方多用於風痰壅塞或外瘍,《本草綱目》載其「吐風痰、殺蟲」。
朱砂(一錢):
- 甘涼重鎮,清心定驚、安神開竅。
- 鎮攝浮越之風陽,兼解痰熱上擾之神昏。
膩粉(一字,即輕粉):
- 辛冷有毒,能劫痰涎、通二便。
- 攻逐痰濕從下而泄,輔銅青上吐下導,痰出路分消。
麝香(少許):
- 辛溫香竄,開竅醒神、活血通絡。
- 引諸藥透達經絡,衝破痰阻,助蠍尾熄風。
全方配伍邏輯:
- 蠍尾配朱砂:一動一靜,熄風止痙兼鎮心安神。
- 銅青協膩粉:上下分消痰濁,一吐一利,痰祛則風熄。
- 麝香為使:貫通氣血,開閉竅而助藥勢速行。
治療原理:
風痰膠結於經絡,引動肝風,故以蠍尾直攻風邪;銅青、膩粉前後分消痰涎;朱砂鎮驚,麝香開竅。全方以「吐、下、鎮、通」四法並舉,力專效猛,契合急症「痰去風自滅」之旨。
附註:
《袖珍方》之「控痰湯」、《醫統》之「控痰飲」,雖同名異方,然均立足祛痰為先,此散劑型更宜急症頓服,茶清調下取其苦降清上之性,助藥力速達病所。
傳統服藥法
蠍尾半錢,銅青半錢,朱砂1錢,膩粉1字,麝少許。
吐風涎。
上為末。
每服1字,臘茶清調下。
控痰湯(《袖珍》卷二)、控痰飲(《醫統》卷八十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控痰散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控痰散, 出處:《直指小兒》卷一。 組成:蠍尾半錢,銅青半錢,朱砂1錢,膩粉1字,麝少許。 主治:吐風涎。主治:噤風、撮口、臍風。
控痰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六○引《聖惠》。 組成:蠍尾、甘草、銅青、膩粉、麝香(1方加半夏南星生薑煎)。 主治:吐下風痰。主治:噤口風,撮臍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