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款氣散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款氣散主治肺氣虛弱、氣短乏力、咳嗽氣喘等症,而白朮可補益脾胃,使脾胃健運,運化水谷精微,化生氣血,從而增強肺氣,改善氣虛症狀。
- 燥濕止瀉: 白朮亦能燥濕止瀉,而氣虛常伴隨脾虛,脾虛則易導致濕濁內停,引發腹瀉等症狀。白朮的燥濕止瀉作用可祛除濕濁,固攝脾氣,減少腹瀉,從而有助於改善氣虛症狀。
款氣散方劑中,加入糯米並非作為藥材,而是以其黏性來幫助藥材研磨成粉末,方便製成藥丸或散劑。這是古方中常見的製劑技巧,糯米的黏性可以將藥粉粘合在一起,方便服用,也避免藥粉在製作過程中散落或飛揚。此外,糯米也有溫和的補益脾胃作用,可以輔助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藥效。
款氣散中使用半夏曲,主要原因如下:
- 降逆止嘔: 半夏曲性溫,能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對於脾胃氣逆、痰濕阻滯所致的嘔吐、呃逆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 消痰散結: 款氣散的主要功效為化痰止咳,而半夏曲能清熱化痰,散結消腫,配合其他藥材,能更好地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此外,半夏曲經過炮製,其毒性降低,更易於臨牀應用。
款氣散中加入人參,是基於人參的補氣固本功效,與方劑主治相符。
款氣散主治肺虛氣喘,症狀包括呼吸急促、氣短乏力、畏寒肢冷等。人參作為補氣藥,能益氣扶正,增強機體抵抗力,改善肺氣不足,緩解氣喘。
此外,人參還有補脾益氣、生津止渴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虛弱導致的氣虛,進一步提升療效。因此,人參在款氣散中起到補氣固本、緩解氣喘的重要作用。
款氣散中包含茯苓,主要是因為茯苓具有以下功效:
- 健脾利濕:茯苓能健脾益氣,利水滲濕,有助於改善脾虛濕困,緩解胸悶氣短、咳嗽痰多等症狀,與款氣散的止咳化痰功效相輔相成。
- 寧心安神:茯苓亦有寧心安神之效,能緩解心悸失眠、心神不寧等症狀,有助於提升患者整體狀態,提升藥效。
因此,款氣散中加入茯苓,不僅能增強止咳化痰之效,還能兼顧健脾利濕、寧心安神,達到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療效果。
款氣散方中含有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解毒的作用。款氣散中可能存在一些藥性偏寒、偏燥的藥物,甘草可起到調和藥性,避免藥性過偏而傷正氣的作用。
- 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也具有止咳、化痰、解毒等功效,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可增強療效,提高整體治療效果。例如,甘草可以增強麻黃的解表作用,緩解風寒表證;也可以增強杏仁的止咳化痰作用,緩解咳嗽痰多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款氣散」
款氣散是一個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白朮、糯米、半夏曲、人參、茯苓和甘草,具有化痰、利水、補中益氣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痰飲、水腫等疾病。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糯米性溫味甘,入脾、胃二經,具有清熱解毒、止瀉、健脾胃、解毒、補中益氣、溫裡溫中、止汗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總之,款氣散是一個具有化痰、利水、補中益氣功效的中藥方劑,常被用於治療痰飲、水腫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白朮(炒)2兩,糯米2兩,半夏曲4兩,人參(去蘆)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甘草(炒)半兩。
除痰下氣,止嗽進食。
上為細末。
每服2錢,水1大盞,加生薑3片,棗子1枚,煎至6分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款氣散,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二。 組成:白朮(炒)2兩,糯米2兩,半夏曲4兩,人參(去蘆)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甘草(炒)半兩。 主治:除痰下氣,止嗽進食。主治:痰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