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冬花膏

款冬花膏

KUAN DONG HUA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4.7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7%
肺經 27%
胃經 22%
心經 11%
腎經 5%
肝經 5%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款冬花膏中添加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增強療效:款冬花膏以款冬花為主,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之效。人參則能補氣益肺,扶正固本,對於肺氣虛弱、咳嗽痰多者,可與款冬花相輔相成,加強其化痰止咳的功效。
  2. 協調藥性:款冬花性寒,人參性溫,兩者搭配可起到寒熱平衡的作用,避免藥性過寒或過溫,更利於藥物發揮最佳療效,減少副作用。

款冬花膏中加入白朮,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固護肺氣: 款冬花性寒,善治寒咳,但其性偏涼,容易傷脾胃。白朮性溫,健脾益氣,能補脾胃之氣,使脾胃運化正常,進而提高肺氣,防止款冬花過寒傷脾胃,使藥力更能發揮。
  2. 燥濕化痰,止咳平喘: 白朮具有燥濕化痰之效,與款冬花配伍,可增強其化痰止咳之力,有助於清除痰液,改善咳喘症狀,提高治療效果。

款冬花膏中包含款冬花,主要原因如下:

  1. 款冬花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止喘的功效。 款冬花膏主要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燥咳、痰稠難咳等症狀,而款冬花的藥性剛好能清熱潤肺、化痰止咳,因此成為方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 款冬花與其他藥材相配,能增強藥效。 款冬花膏中通常會加入其他具有潤肺止咳功效的藥材,例如川貝母、麥冬等,款冬花與這些藥材相配,能起到協同作用,使藥效更佳,治療效果更顯著。

款冬花膏中添加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和藥性:款冬花性寒,長期服用可能損傷脾胃。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藥性,緩解款冬花的寒性,避免對脾胃造成負擔,使藥物更溫和易於服用。
  2. 增強療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解疼痛、止咳化痰的作用,與款冬花同用,可以增強藥效,更好地發揮止咳化痰、潤肺止喘的效果。

總而言之,甘草在款冬花膏中起到緩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使其藥效更穩定、更安全有效。

款冬花膏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溫肺散寒:款冬花性寒,擅長清肺熱、化痰止咳。而生薑性溫,具有溫肺散寒、止咳化痰之效。兩者相配,寒溫相濟,既能清熱化痰,又能溫肺散寒,使治療效果更顯著。

二、增強療效:生薑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成分更快地吸收和發揮作用。同時,生薑還有助於緩解款冬花可能引起的寒涼副作用,如胃寒、腹痛等。

總而言之,生薑在款冬花膏中起到溫肺散寒、增強療效的作用,與款冬花相輔相成,使藥效更加顯著。

款冬花膏中加入鐘乳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增強止咳化痰功效:鐘乳石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款冬花本身也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二者相輔相成,共同增強藥效。
  2. 緩解咽喉腫痛:鐘乳石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款冬花也具有一定的潤喉止痛功效,與鐘乳石配合使用,能更有效地緩解咽喉不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款冬花膏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治「痰嗽」,即因痰濕壅肺或肺氣虛弱所致的咳嗽,可能伴隨痰多、氣短、乏力等症狀。其功效為「溫益肺氣,止嗽」,推測適用於肺脾氣虛、寒痰內阻之證,屬虛寒性咳嗽。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 藥物組成解析

    • 人參、白朮:補益肺脾之氣,固表健運,以治氣虛之本。
    • 款冬花:專入肺經,溫潤止咳,《本經》謂其「主咳逆上氣」,善化痰飲而無燥烈之弊。
    • 炙甘草:甘緩和中,調和諸藥,兼能益氣止咳。
    • 川薑(炮):溫中散寒,助陽化飲,針對寒痰內停之病機。
    • 鐘乳粉:傳統用於溫肺納氣,《別錄》載其「主咳逆上氣」,助陽氣以化寒痰。
  2. 配伍邏輯

    • 溫補並行:人參、白朮補氣,川薑、鐘乳溫陽,共奏「溫益肺氣」之功,標本兼治。
    • 潤燥相濟:款冬花潤肺止咳,配伍炮薑、鐘乳之溫燥,使化痰而不傷津。
    • 蜜丸緩圖:煉蜜為丸,既緩和溫燥藥性,又加強潤肺止嗽之效,適用於慢性虛寒痰嗽。
  3. 治療原理
    此方針對「肺脾氣虛→寒痰內生→氣逆咳喘」之病機鏈,以溫補肺脾為核心,化痰止咳為標。肺氣得溫則宣降復常,脾氣得補則痰濕不生,寒痰得化則咳嗽自止,符合「治病求本」原則。

三、總結
款冬花膏以溫補肺脾、化痰止咳為主軸,組方簡潔而層次分明,適用於氣虛寒痰之久咳,體現了中醫「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辨證思路。

傳統服藥法


人參半兩,白朮半兩,款冬花(去梗)半兩,甘草(炙)半兩,川薑(炮)半兩,鐘乳粉半兩。
溫益肺氣,止嗽。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10丸。
每服1丸,食前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嗜眠症(嗜睡症)胃腸出血咳血咳嗽多痰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款冬花膏,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五。 組成:款冬花1兩,紫蘇1兩,杏仁(去皮尖,炒)1兩,桑皮1兩,烏梅肉1兩(蒸過,搗爛)。 主治:嗽。

款冬花膏, 出處:《傳信適用方》卷一。 組成:人參半兩,白朮半兩,款冬花(去梗)半兩,甘草(炙)半兩,川薑(炮)半兩,鍾乳粉半兩。 主治:溫益肺氣,止嗽。主治:痰嗽。

款冬花膏,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八。 組成:款冬花半兩,紫菀半兩,百部半兩,人參(去蘆頭)1兩,白朮1兩,甘草(炙)1兩,乾薑2兩(炮)。 主治:肺氣虛寒,咳嗽不止,痰唾並多,或吐血、咯血、勞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