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散寒救陰至聖丹中包含附子,其原因主要在於:
- 溫陽救陰:附子性熱,能溫陽補火,回陽救逆,並能溫煦脾腎,有助於扶正祛邪,救治陽氣衰微、陰寒內盛之證。散寒救陰至聖丹主治寒邪凝滯,陽氣不足,因此需要附子溫陽救陰,以恢復陽氣,驅散寒邪。
- 回陽救逆:附子具有回陽救逆之效,能改善因陽氣不足而導致的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危重症狀。散寒救陰至聖丹用於救治寒凝血脈、陽氣衰微之證,附子可起到回陽救逆,提升陽氣的作用。
散寒救陰至聖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氣扶陽,溫陽散寒: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散寒救陰至聖丹旨在溫陽散寒,而人參可補益正氣,增強人體抗寒能力,並溫煦脾陽,促進陽氣生髮,從根本上抵禦寒邪入侵。
二、益氣養陰,扶正祛邪:人參不僅能補氣,亦能養陰,其甘甜之性有助於滋養津液,補充因寒邪侵襲而損耗的陰氣。此方旨在救陰,人參的養陰功效有助於恢復陰陽平衡,使寒邪無所依附,達到祛邪的目的。
散寒救陰至聖丹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氣固表,溫陽散寒: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溫陽散寒之效。散寒救陰至聖丹以溫陽救陰為主,而黃耆可補益正氣,提升機體抗寒能力,與方劑溫陽散寒的功效相輔相成。
- 扶正祛邪,益氣生津: 散寒救陰至聖丹用於寒邪侵襲,導致氣陰兩虛、寒凝血瘀等症狀。黃耆能扶正祛邪,益氣生津,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氣血運行,有利於緩解寒邪侵襲造成的氣陰虧虛、血瘀等病症。
散寒救陰至聖丹中包含當歸,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溫補氣血,散寒止痛: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溫經散寒之效。對於寒邪客於血脈,導致氣血瘀滯、經絡不通,出現手腳冰冷、面色蒼白、痛經等症狀,當歸能溫經散寒,活血止痛,改善血液循環,達到散寒救陰之目的。
- 滋陰養血,潤燥生津:當歸亦有滋陰養血、潤燥生津的功效。散寒救陰至聖丹治療的是寒邪傷陰,導致陰虛內熱的病症,當歸可以滋養陰血,補充津液,緩解陰虛引起的燥熱症狀,起到救陰作用。
散寒救陰至聖丹中加入金銀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疏散風邪: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邪的功效。方劑中以金銀花配伍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可有效緩解因寒邪入侵引起的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
二、抗菌消炎,增強療效:金銀花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抑制多種細菌和病毒的生長繁殖。在散寒救陰至聖丹中,金銀花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可增強方劑的抗感染效果,促進疾病的康復。
散寒救陰至聖丹中加入白芥子,主要基於其溫散寒邪、宣肺止咳的功效。白芥子辛溫,入肺經,能溫肺化痰,散寒止咳,且具有較強的宣散力,可驅散寒邪,有助於改善寒邪入侵引起的咳嗽、氣喘、鼻塞等症狀。
同時,白芥子還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流通,有助於緩解寒邪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因此,在散寒救陰至聖丹中加入白芥子,可以起到溫散寒邪、宣肺止咳、活血化瘀的綜合作用,更有效地治療寒邪入侵引起的各種病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散寒救陰至聖丹 」,主要成分為:附子、人參、黃耆、當歸、金銀花、白芥子,主治功效為:陰證癰疽破潰,症狀表現為黑點狀,疼痛不太劇烈,瘡口不凸起,或者出現無數小瘡口,身體沉重。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白芥子:性溫,味辛,具有溫補陽氣、溫化寒痰、補益脾胃、行氣通絡、利水消腫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 金銀花:性甘寒,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等功效。
-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中藥方劑「 散寒救陰至聖丹 」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補氣生血、溫補陽氣、散寒止痛之功效,可治療陰證癰疽破潰,症狀表現為黑點狀,疼痛不太劇烈,瘡口不凸起,或者出現無數小瘡口,身體沉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散寒救陰、消腫拔毒的功效,但陰證癰疽破潰,色呈黑點,痛亦不甚,瘡口不突起,或現無數小瘡口,沉沉身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散寒救陰至聖丹, 出處:《石室秘錄》卷四。 組成:附子3錢,人參1兩,生黃耆1兩,當歸7錢,金銀花1兩,白芥子2錢。 主治:陰證癰疽破潰,色呈黑點,痛亦不甚,瘡口不突起,或現無數小瘡口,沉沉身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