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血湯

破血湯

PO XU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6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6%
心經 15%
胃經 10%
膽經 10%
肺經 10%
脾經 10%
心包經 5%
三焦經 5%
大腸經 5%
肝經
心經
胃經
膽經
肺經
脾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破血湯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桃仁味甘苦,性微溫,入心、肺、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破血湯旨在治療血瘀阻滯所致的症狀,如痛經、閉經、產後瘀阻等,桃仁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緩解疼痛。
  2. 潤燥通便: 桃仁亦有潤燥通便的作用,對於血瘀兼有腸燥便祕的患者,桃仁能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祕,達到通腑導滯的效果,進一步促進瘀血的消散,提高療效。

破血湯中包含紅花,主要原因有二:

一、活血化瘀: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破血湯主要用於治療血瘀阻滯所致的各種病症,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閉經、痛經等,而紅花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改善局部疼痛,與方劑主治相符。

二、行氣止痛:紅花除活血化瘀外,還具有一定的行氣止痛作用,能疏通經絡,解除氣血阻滯,緩解疼痛。破血湯中常配伍其他活血化瘀藥物,紅花能協同作用,加強止痛效果,提高療效。

破血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破血湯主要功效為破血行瘀,而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緩解疼痛,協同其他藥材發揮療效。
  2. 引導藥力,通達病所:川芎氣味芳香,能引導其他藥材的藥力,使其更好地到達病變部位,提升藥效。破血湯中多為溫熱藥材,川芎加入可起到引導藥力,使其更有效地作用於血瘀部位。

破血湯中加入香附,主要考慮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破血湯主要針對血瘀阻滯,導致疼痛的病症,而香附可以疏通血脈,解除瘀血阻滯,進而緩解疼痛。
  2. 調和氣血: 香附性溫,能溫暖脾胃,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改善血瘀引起的氣滯血瘀,達到調和氣血、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香附與破血湯中其他藥材,如桃仁、紅花等,共同發揮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血瘀阻滯引起的各種病症。

破血湯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活血,消癥止痛: 青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行氣解鬱、消積止痛之效。破血湯以活血化瘀爲主,加入青皮可增強活血化瘀之力,同時疏通氣滯,緩解疼痛,使活血效果更加顯著。
  2. 助其破血而不傷正: 青皮具有理氣健脾的功效,可以緩和活血化瘀藥物對脾胃的刺激,避免破血傷正,使治療更安全有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破血湯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瘀血所致的脅痛」,為外傷或內傷導致瘀血停滯於脅肋部,氣血不通而作痛。從原文記載「目外傷,紅腫不能開視」的案例可知,其應用不局限於脅痛,亦能擴展至其他因瘀血阻滯引起的局部腫痛,尤其適合外傷初期,血熱瘀結、腫痛未消之證。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為核心,針對外傷後血瘀化熱的病機,其用藥可分為三組:

  1. 活血破瘀為主

    • 劉寄奴紅花蘇木:專攻瘀血,散結消腫。劉寄奴為外傷要藥,紅花活血通經,蘇木散瘀止痛,三者合用,直破瘀滯。
    • 赤芍丹皮:涼血散瘀,既能清血分鬱熱,又可防瘀久化火。
  2. 涼血滋陰為輔

    • 生地:滋陰涼血,防止破血藥過耗陰血,兼能清熱。
    • 菊花:清肝明目,針對目傷紅腫,引藥上行。
  3. 調和緩急為佐使

    • 桔梗:宣肺氣,載藥上行,助藥力達病所(尤其目、脅等上部)。
    • 生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三、加減法原理

  • 出血加血竭:血竭既能止血,又可散瘀,符合「止血不留瘀」原則。
  • 腫甚加赤小豆:清熱利濕,消腫解毒,助散局部水血互結之滯。
  • 祛翳加海螵蛸、秦皮、草決明:針對目傷後翳膜形成,海螵蛸收斂消翳,秦皮清肝明目,草決明清熱退翳。

四、治療機轉推論

此方通過「破瘀→清熱→調氣」三步:

  1. 破滯:劉寄奴、蘇木等直接分解瘀血,疏通經絡。
  2. 清解:生地、丹皮等清除瘀熱,防止血瘀化火傷陰。
  3. 引導:桔梗、菊花引藥上行,針對目、脅等上部病位。

其效於目傷案例,正因外傷後「血瘀阻絡,熱壅腫痛」之病機與脅痛相通,故異病同治,體現中醫「瘀去則新生」之理。

傳統服藥法


劉寄奴、紅花、生地、赤芍、菊花、蘇木、丹皮、桔梗、生甘草。
如出血,加血竭;腫甚、加赤小豆;祛翳,加海螵蛸、秦皮、草決明等。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目外傷,永邑盧齡長左目被物擊傷,紅腫而不能開視。用生番楓葉捶黃糖貼之,一服目開痛止,又用破血湯二劑全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破血湯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破血湯, 出處:《保命歌括》卷三十二。 組成:桃仁(去皮尖,研)、紅花(酒洗)、川芎、香附(童便浸)、青皮各等分。 主治:破血行氣。主治:瘀血所致的脅痛。

破血湯, 出處:《眼科纂要》卷下。 組成:劉寄奴、紅花、生地、赤芍、菊花、蘇木、丹皮、桔梗、生甘草。 主治: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主治:眼目擊傷,紅腫,凝血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