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逐血四物湯中加入香附,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理氣,活血止痛: 香附性味辛溫,具有疏肝理氣、活血止痛的功效。對於血瘀所致的胸腹疼痛、經行不暢等症狀,香附可以幫助疏通氣血,緩解疼痛。
- 配合四物湯,增強活血化瘀作用: 四物湯以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等藥物為主,具有養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加入香附可以增強四物湯活血化瘀的作用,使藥效更為顯著。
綜上所述,香附在逐血四物湯中的加入,既能疏肝理氣,又能增強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於血瘀所致的各種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逐血四物湯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行血止痛: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血止痛之功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緩解疼痛,對於經期不順、痛經、跌打損傷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 助四物湯活血通經:四物湯本身以補血養血為主,加入紅花則可增強其活血通經之效,使藥效更加全面,更好地改善血瘀所致的各種病症。
因此,紅花在逐血四物湯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方劑的活血化瘀、行血止痛之效。
逐血四物湯中加入桃仁,是為了增強活血化瘀、破血消癥的效果。
桃仁味苦甘,性平,入心、肺、脾經。其功效主要為活血化瘀、潤腸通便。桃仁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的情況,有助於消除血瘀,促進傷口癒合。而其潤腸通便的效果,則可改善便祕,促進排泄,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改善整體氣血循環。
因此,逐血四物湯中加入桃仁,可有效地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更有效地治療瘀血阻滯引起的各種病症。
逐血四物湯中包含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緩解瘀血疼痛: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方中以血瘀阻滯經絡、疼痛為主要病機,白芍可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活血化瘀。
- 抑制惡寒發熱: 白芍兼具收斂止汗作用,可抑制因血瘀阻滯所致的惡寒發熱症狀。同時,其酸味入肝,可緩解肝氣鬱結,進一步改善血瘀狀態,達到平衡陰陽、調和氣血的作用。
逐血四物湯中包含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川芎味辛性溫,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功效。其能有效改善血瘀阻滯,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清除瘀血,從而達到逐血的目的。
- 引血下行: 川芎善於引血下行,能將上焦的熱邪引至下焦,並通過活血化瘀的作用促進瘀血排出體外。這與逐血四物湯疏散熱邪、活血化瘀的功效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效果。
逐血四物湯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調理女性的血液循環和改善經期相關症狀。其中,當歸的加入具有重要的意義。當歸在中醫理論中被譽為“血中之舍”,其主要功效是補血、活血和調經。首先,當歸能夠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血液的生成,這對於女性尤其重要,因為許多女性在月經期間或產後容易出現貧血或氣血不足的情況。其次,當歸具有調和氣血的作用,能夠改善情緒不穩定、易怒等與氣血失調相關的症狀。此外,當歸還能舒緩疼痛,對於經痛等問題也有良好的緩解效果。因此,在逐血四物湯中添加當歸,不僅能提高方劑的療效,還能針對女性特有的生理需求,達到更好的保健效果,充分體現了中醫配方的智慧。
逐血四物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滋陰: 熟地黃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逐血四物湯主要用於治療血虛證,而熟地黃可以補益氣血,改善血虛所致的症狀。
- 活血化瘀: 熟地黃雖然具有補血功效,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對於瘀血阻滯,血行不暢的情況,熟地黃可以幫助活血化瘀,改善血流。
因此,在逐血四物湯中加入熟地黃,可以同時達到補血滋陰和活血化瘀的效果,更有效地治療血虛兼瘀血的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逐血四物湯主治「血郁病」,其典型症狀為四肢無力、能食但便血(便紅)、脈象沉而芤結。此證屬血行不暢、郁滯化熱之候:
- 血郁機制:氣滯或寒凝導致血脈瘀阻,郁久可能化熱,熱傷脈絡則見便血;血不榮筋,故四肢乏力。
- 脈象特徵:
- 沉脈主裏證,血郁深伏;芤脈如按蔥管,提示失血或陰血虧虛;
- 結脈(緩而時止)反映氣血瘀滯,脈道不暢。
- 能食便紅:脾胃氣機未傷故能食,但血熱下迫腸道,絡損血溢,致大便帶血。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四物湯為基礎,佐以活血行氣之品,體**「養血活血、解郁通絡」**之法:
四物湯(當歸、熟地、白芍、川芎):
- 當歸、熟地滋養陰血,補其虧虛;
- 川芎辛溫行氣,活血開郁;
- 白芍斂陰和營,防血郁化熱傷陰。
加味藥物協同作用:
- 香附(1錢):疏肝理氣,解氣滯以助血行,氣行則血郁自散;
- 紅花(5分):活血散瘀,通經止痛,針對局部血郁;
- 桃仁泥(1錢半):破血潤燥,既助紅花化瘀,又緩大便乾結(若便血因瘀熱所致)。
全方配伍邏輯:
- 動靜結合:四物湯補血為「靜」,香附、紅花、桃仁行氣活血為「動」,避免純補留瘀。
- 標本兼治:補血養正為本,活血解郁為標,適合血虛兼瘀者。
- 病機對應:血郁→氣滯血瘀→化熱傷絡,方中藥物層層遞進,理氣、化瘀、涼血(白芍兼制)並行。
【推論可能功效延伸】
除原書所述主治外,從組方推斷,此方或可應用於:
- 婦人經閉:因血虛氣滯,經血不行,伴腹痛;
- 跌撲瘀腫初期:瘀血未久,體弱不宜猛攻者;
- 輕度癥瘕積聚:血郁成積,以緩消為宜。
(按:實際應用須據證加減,此處僅依方義推演。)
傳統服藥法
四物湯加香附1錢,紅花5分,桃仁泥1錢半。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逐血四物湯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因此孕婦、月經期間、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逐血四物湯, 出處:《保命歌括》卷十一。 組成:四物湯加香附1錢,紅花5分,桃仁泥1錢半。 主治:血鬱病。四肢無力,能食便紅,脈沉而芤結。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