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消湯

PU XI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胃經 19%
肺經 16%
大腸經 12%
肝經 11%
小腸經 5%
三焦經 5%
心經 3%
腎經 3%
心包經 2%
膽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大腸經
肝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心經
腎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樸消湯中加入芒硝,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瀉下通便:芒硝性寒,味鹹苦,入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之效。樸消湯主治濕熱蘊結,水腫脹滿,便祕等症。芒硝可助其清熱利濕,瀉火通便,使濕熱之邪得以排出,症狀得以緩解。
  2. 軟堅散結:芒硝亦能軟堅散結,對於濕熱所致的腹脹、痞塊等症狀,能起到消散之效。樸消湯中常配合其他藥物,如桃仁、枳實等,共同發揮軟堅散結之功。

樸消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出於兩方面考慮:

  1. 疏肝解鬱,和胃降逆: 樸消湯主治溼熱蘊結,脾胃不和之症,柴胡味苦性微寒,善於疏解肝氣鬱結,並能和胃降逆,使脾胃氣機得以調達,有利於溼熱之邪的排出。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柴胡與樸消湯中的其他藥物,如茵陳蒿、黃芩等,共同發揮清熱利溼、疏肝解鬱的功效,協同作用,增強療效,使藥效更佳。

樸消湯中使用白芍,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緩解熱毒: 樸消湯主治熱毒壅滯,症見發熱、口渴、便祕等,白芍性微寒,能清熱解毒,緩解熱毒對人體的傷害,並使藥效更趨平和。
  2. 養陰生津: 熱毒傷津,可導致口渴、便祕等症狀,白芍具有養陰生津之效,可補充因熱毒損耗的津液,緩解口渴,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祕。

白芍的加入,既可降低方劑的熱性,又能滋陰潤燥,有助於更好地清熱解毒,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

樸消湯中加入旋覆花,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止咳:旋覆花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止咳、降氣化痰之效。樸消湯主治水腫、腹脹,常伴有咳嗽痰多等症狀。旋覆花能幫助宣通肺氣,化解痰液,有助於緩解咳嗽,使水腫消退。
  2. 利水消腫:旋覆花亦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排除多餘水分,有助於消腫利水。樸消湯以利水消腫為主要功效,旋覆花能協同其他藥物,增強利水消腫之效。

因此,樸消湯中加入旋覆花,既能宣肺止咳,又能利水消腫,有助於更全面地治療水腫、腹脹等病症。

樸消湯中包含桑白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肺熱利水消腫: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肺熱、利水消腫的功效,與樸消湯中其他藥材如車前子、滑石等,共同發揮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的作用,針對肺熱壅盛、水濕停滯所致的咳嗽、胸悶、水腫等症狀。
  2. 配合茯苓利水滲濕:桑白皮與茯苓合用,可增強利水滲濕之效,既能清熱解毒,又能利水消腫,使水濕更好地排出體外,更有效地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樸消湯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樸消湯以清熱利濕、消腫解毒為主,方中藥物多偏寒涼,如朴硝、滑石等。生薑性溫,可緩解藥物寒涼之性,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度寒涼之損傷,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2. 促進藥力吸收:生薑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溫陽散寒的作用,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被吸收利用,提高藥效。同時,生薑還有助於緩解藥物服用後可能出現的胃寒不適,提高患者的服藥體驗。

樸消湯中加入大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大腹皮性寒,味辛,入脾、胃經,具有利水消腫、行氣止痛的功效。樸消湯主治水腫脹滿,腹痛便祕等症,大腹皮的利水消腫作用可促進水液代謝,緩解水腫,並有助於改善腹脹。
  2. 行氣止痛:大腹皮還具有一定的行氣止痛作用,可緩解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腹痛。樸消湯中加入大腹皮,可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行氣止痛的功效,緩解患者的疼痛症狀。

總而言之,樸消湯中加入大腹皮,是為了發揮其利水消腫、行氣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水腫脹滿、腹痛便祕等症的目的。

樸消湯中包含檳榔,主要原因如下:

  1. 瀉下通便: 檳榔性溫,味辛,具有下氣消積、行氣利水之功效。對於腸胃積滯、腹脹便祕等症狀,檳榔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泄宿便,達到通便的效果。
  2. 驅蟲殺蟲: 檳榔的殺蟲作用較強,可以有效驅除腸道寄生蟲,例如蛔蟲、蟯蟲等。對於因寄生蟲引起的腹痛、腹瀉、消瘦等症狀,檳榔可以起到驅蟲止痛的作用。

因此,在樸消湯中加入檳榔,主要目的是通過其瀉下通便和驅蟲殺蟲的功效,達到治療腸胃積滯、腹脹便祕、寄生蟲感染等病症的目的。

樸消湯中加入紫蘇葉,主要考量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寒,解表止咳: 紫蘇葉性味辛溫,具有解表散寒、行氣止痛、消痰止咳的功效。樸消湯旨在治療風寒感冒,症狀包括咳嗽、鼻塞、頭痛等,紫蘇葉有助於疏散風寒,緩解症狀。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樸消湯中其他藥材如麻黃、石膏等性寒,容易傷及脾胃。紫蘇葉的溫性可以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傷及脾胃,同時也增強了全方解表止咳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樸消湯」,主治功效是:腳氣攻心導致胸悶氣亂。此方劑主要成分有芒硝、柴胡、白芍、旋覆花、桑白皮、生薑、大腹皮、檳榔、紫蘇葉等。

芒硝性寒味苦鹹,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柴胡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功效。

白芍性平味甘酸,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養血調經、緩中止痛、斂陰止汗、生津止渴等功效。

旋覆花性溫、辛,入肺、肝、大腸經,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等功效。

桑白皮性寒味甘,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肺熱、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大腹皮性味辛、苦、微寒,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利水消腫、健脾胃等功效。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綜合上述,中藥方劑「樸消湯」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疏肝解鬱、調經止痛、平肝息風、養血調經、緩中止痛、斂陰止汗、生津止渴、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清肺熱、止咳平喘、散血、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功效。主治腳氣攻心導致胸悶氣亂。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朴消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七。 組成:朴消1兩,大黃(銼,炒)1兩,芍藥1兩,當歸(切,焙)半兩,木香半兩。 主治:傷寒食毒,腹脹氣急,大小便不通。

朴消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八。 組成:朴消(燒令白,于濕地紙襯出火毒)1分,豉(炒令香熟)1合,山梔子仁8分。 主治:傷寒毒氣壅於上焦,毒熱不散,發狂欲走,或時時伏地,脈左寸洪數。

朴消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二。 組成:朴消(研),柴胡(去苗)3分,芍藥半兩,旋覆花半兩,桑根白皮(炙,銼)3分,生薑(切)半兩,大腹2枚,檳榔2枚(和皮用),紫蘇莖葉半兩。 主治:腳氣攻心悶亂。

朴消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八。 組成:大黃(細銼,微炒)2兩,朴消(研)2兩,黃芩(去黑心)1兩,山梔子仁1兩,大青1兩半,龍膽(去土)1兩,苦參1兩。 主治:傷寒得汗,熱毒不解,心煩躁悶,言語不定,小便赤澀,大便不通,狂悶欲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