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氣丸

CHENG QI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脾經 16%
胃經 16%
小腸經 8%
心包經 8%
三焦經 8%
肝經 8%
肺經 8%
大腸經 8%
心經
脾經
胃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肝經
肺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承氣丸方劑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其瀉下的功效。大黃味苦寒,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承氣丸常用於治療熱結便祕、腹痛、發熱、濕熱瀉痢等症,大黃作為其主要藥材,可通過瀉熱通便,去除體內積熱,達到治療目的。此外,大黃還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糞便排出,緩解便祕症狀。因此,大黃在承氣丸方劑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是其瀉下功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承氣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 承氣丸主要以瀉下藥為主,藥性峻烈。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刺激的作用,可以使藥性趨於平和,避免藥物過於猛烈,減輕患者的痛苦。
  2. 增強藥效: 甘草本身具有健脾益氣、緩和藥性、解毒的作用。與其他藥物配合,可以增強藥效,更有效地發揮瀉熱通便的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承氣丸」

組成:

  • 大黃:清熱瀉火,活血化瘀。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養血。

主治:

一切由於飲食不當或過量進食引起的疾病,如傷食積滯、腹脹腹痛、泄瀉、痢疾等。

甘草

  • 性味:甘、平
  • 歸經:脾、肺、心經
  • 功效: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
  • 臨牀應用: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大黃

  • 性味:苦、寒
  • 歸經:大腸、胃經
  • 功效: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
  • 臨牀應用: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

總結

中藥方劑「承氣丸」主要成分是甘草和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主治一切由於飲食不當或過量進食引起的疾病,如傷食積滯、腹脹腹痛、泄瀉、痢疾等。

傳統服藥法


大黃半斤,粉甘草2兩。
上為細末,黑糖為丸,如肥皂子大。
每服1丸,燈心湯送下。瀉下4-5次後,用陳米湯補正。如恐脾胃受傷,接服橘餅扶脾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承氣丸, 出處:《家塾方》。 組成:大黃8錢,消石12錢。 主治:腹滿或燥屎不通者。

承氣丸, 出處:《丁甘仁家傳珍方選》。 組成:大黃半斤,粉甘草2兩。 主治:一切傷食。

承氣丸, 出處:《肘後方》卷二。 組成:大黃2兩,杏仁2兩,枳實1兩,芒消1合。 主治:傷寒、時氣、溫病,10餘日不大便者。

承氣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一。 組成:大黃(銼,炒)3分,鬱李仁(湯浸去皮,研)1兩,枳實(去瓤,麸炒)1兩,朴消(研)1兩。 主治:傷寒、時氣、溫熱病,大便不通。

承氣丸, 出處:《聖惠》卷十八。 組成: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鬱李仁1兩(湯浸去皮,别研),枳實1分(麸炒令黃色),川芒消2兩,大麻仁1兩(研入)。 主治:熱病,若10餘日不大便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