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丸

HUANG LI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六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18%
胃經 18%
脾經 13%
肝經 13%
膽經 13%
心經 9%
肺經 9%
三焦經 4%
大腸經
胃經
脾經
肝經
膽經
心經
肺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黃連丸中加入木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黃連苦寒之性: 黃連味苦性寒,長期服用易傷脾胃,而木香味辛性溫,可溫中理氣,緩解黃連的寒性,避免脾胃受損。
  2. 增強降火之力: 木香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可與黃連相輔相成,共同降火消炎,提升藥效。

總而言之,木香在黃連丸中起到了緩解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使其更能有效治療各種熱症。

黃連丸中加入訶子,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斂腸止瀉:訶子味酸澀,性涼,具有收斂腸道、止瀉的功能,與黃連的清熱解毒、瀉火止痢作用相輔相成,共同起到緩解腸道炎症、止瀉的作用。
  2. 固澀止汗:訶子可固澀津液,對於脾胃虛弱、氣陰兩虧導致的汗出不止,有一定的收斂止汗效果,可避免藥物過度清熱而耗傷津液。

因此,訶子在黃連丸中起到輔助作用,增強了方劑的止瀉、固澀功效,更全面地治療腸胃濕熱、脾虛泄瀉等病症。

黃連丸,顧名思義,其主要成分即為黃連。此乃因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

黃連作為藥材,其苦寒之性,擅於瀉心火、降胃火,可治療心煩失眠、口舌生瘡、胃熱口渴等症狀。在黃連丸中,黃連的作用如同主將,其寒涼之性,可有效控制藥方整體的性質,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連丸」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訶子:

    • 性酸澀,微寒,歸脾、肺、肝、大腸經,具有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化痰止咳、降氣除煩等功效。
    • 可抑制咳嗽反射,減少咳嗽次數,舒緩氣喘等呼吸道疾病症狀。
    • 具澀腸止瀉、固表收斂功效,適用於久瀉不止、久痢或脫肛、虛寒久瀉等症。
    • 清肺熱利咽,治療肺虛久咳、失音者、痰熱鬱肺、久咳失音者。
    • 降氣,緩解腹脹、腹痛等症狀,促進胃腸道蠕動,加速消化和排氣。
    • 除煩,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減少神經系統過度興奮,改善情緒問題,減少焦慮、煩躁感。
  2. 黃連:

    • 味苦,性寒,歸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 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 清熱瀉火,清胃火、清肝火,用於治療胃火熾盛的嘔吐,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脇肋脹痛、嘔吐吞酸等症狀。
    • 止嘔之功用本草皆載。
    • 解毒功能,寒涼苦燥之性使然,可清熱解毒,瀉火除煩,尤擅清解濕熱毒邪。
    • 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腸溜腹痛下痢。
    • 止血、斂瘡、止瀉,功能更強。
  3. 木香:

    • 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 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總結

中藥方劑「黃連丸」的主要成分是:木香、訶子、黃連。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化痰止咳、降氣除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等功效,主治脾積下痢、蠱痢。

傳統服藥法


黃連(去須)1錢,鬱金(銼)1錢,羌活(去蘆頭)1錢,青黛(研)1錢,苦楝根1錢。
上為末,豶豬膽汁調勻陰乾,再研為末,入龍腦、麝香各少許,湯浸蒸餅為丸,如黃米大。
每服2-3丸,以溫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脾虛濕盛者慎用。

相關疾病


口臭氣喘疥癬前列腺炎胰臟炎霍亂糖尿病排尿困難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胃腸出血陰莖勃起不倒精囊炎(精囊炎性疾患)暴食症大腸激擾綜合症黃熱病四肢抽搐咳嗽

相同名稱方劑


黃連丸, 出處:《雞峰》卷十九。 組成:黃連不以多少。 主治:渴。

黃連丸,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三。 組成:胡黃連5錢,川黃連5錢,朱砂2錢半(另研)。 主治:肥熱疳。

黃連丸, 出處:《雞峰》卷十七。 組成:黃連半兩(入巴豆半兩同炒赤色,去巴豆),草龍膽1分。 主治:腸風。

黃連丸, 出處:《百一》卷六。 組成:木香半兩,訶子(連核)半兩,黃連1斤(炒紫色)。 主治:脾積下痢,蠱痢。

黃連丸,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二十二。 組成:黃連半兩,蕪荑(去皮)、使君子(去殼)半兩(洗淨,研)。 主治:疳疾。

黃連丸,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大黃32兩,黃連8兩,黃柏32兩,梔子(炒)48兩,黃芩48兩,甘草16兩。 主治:清熱化濕,利水通便。主治:胃腸滯熱,濕熱黃疸,口舌生瘡,胃熱牙痛,大便乾燥,小便赤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