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礞石利痰丸中含有青礞石,主要源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化痰: 青礞石性寒,味甘鹹,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利咽止咳之效。對於痰熱壅肺、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能有效緩解。
- 平肝降逆: 青礞石還具平肝降逆的功效,對於肝火上炎、頭暈目眩、心煩易怒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青礞石在礞石利痰丸中,不僅能化解痰熱,也能平抑肝火,協同其他藥物,達到利痰止咳的效果。
礞石利痰丸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瀉火,燥濕化痰: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化痰之效。礞石利痰丸主治痰熱壅肺之證,黃芩可清熱瀉火,降肺氣,並能燥濕化痰,使痰液易於排出,達到化痰止咳的效果。
- 配合礞石,增強利痰之力:礞石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之功。黃芩與礞石同用,相輔相成,既能清熱化痰,又能降氣止咳,增強利痰之效。
礞石利痰丸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溼化痰: 半夏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之功。礞石利痰丸主治痰溼阻肺、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而半夏能有效燥溼化痰,幫助排除痰液,緩解呼吸道阻塞。
2. 和胃降逆: 半夏還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可以緩解痰溼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症狀。礞石利痰丸中含有礞石、川貝母等藥材,也具有清熱化痰、降逆止嘔之效,半夏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效,起到協同作用,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礞石利痰丸中加入天南星,主要是利用其 燥濕化痰、祛風止痙 的功效。
天南星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能燥濕化痰,尤其對於 痰多粘稠、咳喘痰鳴 的病症有較好的療效。同時,其還能祛風止痙,對於 風痰阻絡、痰迷心竅 所致的 言語不清、肢體麻木、抽搐 等症狀也能起到緩解作用。
因此,在礞石利痰丸中加入天南星,可以 加強利痰化痰 的效果,並 輔助治療痰濁阻滯 所致的各種症狀。
礞石利痰丸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滑石性滑潤,味甘淡,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暑的功效。礞石利痰丸以利痰為主,而痰濕互結常導致痰液難以排出。滑石的利水滲濕作用,有助於化解痰液中的濕氣,使痰液更容易咳出。
- 清熱解毒:滑石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輔助礞石利痰丸清肺熱,消除痰熱之邪,進一步促進痰液的排出。同時,滑石能幫助潤滑氣道,減輕痰液粘稠,利於咳出,從而達到止咳化痰的目的。
礞石利痰丸中添加巴豆,乃因其具有強烈瀉下作用,可刺激腸道蠕動,促進痰液排出,達到利痰之效。
巴豆性峻,為攻下之品,其辛熱之性可溫肺化痰,且其瀉下作用可引導痰液向下排出,適用於痰阻氣滯、咳嗽痰多之症。然而,巴豆毒性較強,需謹慎使用,並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以免引起腹痛、腹瀉等副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礞石利痰丸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馬脾風」及疹後餘毒未清,痰火互結所致之危候。「馬脾風」屬中醫急症,常見於小兒,症見卒然昏仆、抽搐痰壅,與現代醫學之「小兒急性喉炎」或「熱性痙攣」有相似之處。其病機核心為痰火擾神、閉阻肺絡:
- 痰火攻心:痰涎挾餘毒上蒙心竅,故見昏迷、口眼歪斜。
- 風動筋急:火盛生風,引發手足搐搦,類似癇證。
- 肺氣壅塞:痰阻肺絡,鼻鼾如雷,反映氣道閉塞之危象。
此症發作反覆,若痰火未清,可因窒息(痰壅)或氣陰耗脫(汗出遺溺)致死,與中醫「閉脫並見」之險證相符。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青礞石
- 焰消(硝石)煅後增強其攻逐陳痰老痰之力,針對膠固之痰,質重下墜,善「墜痰下氣」,直折痰火上升之勢。
臣藥:半夏、南星
- 半夏燥濕化痰,南星祛風痰、開竅,二者協力瓦解痰涎壅盛之標。南星經湯泡減毒,保留化痰熄風之效。
佐藥:黃芩、滑石
- 黃芩清瀉上焦肺火,滑石利濕清熱,導痰火從小便而出,體現「痰火同治」思路。
使藥:巴豆霜
- 少量巴霜(去油製霜)峻下痰涎,與礞石相配,一者沉降,一者攻逐,開通痰閉之關隘。
配伍特點
- 峻藥緩用:巴霜量僅2錢,且以薑汁、綠豆粉糊丸,薑汁和中減毒,綠豆清熱,緩和峻烈之性。
- 痰火並治:痰聚因火,火盛生痰,方中礞石、巴霜攻痰為主,黃芩、滑石瀉火為輔,標本兼顧。
- 給邪出路:痰涎既從大便(巴霜)而泄,亦從小便(滑石)而利,避免閉門留寇。
治療原理總結
本方以「急攻痰閉」為核心,通過降痰、滌痰、瀉火三法並行,解除痰火壅肺蒙竅之急症。適用於實熱痰證,尤其小兒體質「易虛易實」,故劑量按年齡遞增,桑白皮湯送服更增瀉肺平喘之效,契合「肺為貯痰之器」之論。
傳統服藥法
青礞石(焰消煅,研,水飛)8錢,黃芩8錢,半夏8錢,南星(湯泡)4錢,滑石6錢,巴霜2錢。
上為末,薑汁、綠豆粉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小兒每服3-4丸,中兒7-8丸,大兒10余丸,桑白皮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礞石利痰丸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礞石利痰丸, 出處:《治疹全書》卷下。 組成:青礞石(焰消煅,研,水飛)8錢,黃芩8錢,半夏8錢,南星(湯泡)4錢,滑石6錢,巴霜2錢。 主治:馬脾風。疹後餘毒不散,挾痰挾火,留於心包絡,傳於肺位,卒然昏僕,不省人事,口目歪牽,手足搐搦,痰涎壅盛,鼻鼾如雷,與五癇相似,發過即省,數日復發,竟有發而不省,汗出遺溺而死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