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豬苓湯
CHAI HU ZHU LI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八十一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豬苓湯中包含柴胡,主要原因如下:
- 疏肝解鬱,退熱生津: 柴胡具有疏解肝氣鬱結,退熱生津的功效,可改善因肝氣不舒導致的發熱、口渴、胸悶等症狀。豬苓則利水滲濕,可配合柴胡清熱利濕,解決肝膽濕熱所致的病症。
- 配合其他藥物,協同作用: 柴胡豬苓湯中其他藥物,如豬苓、澤瀉、茯苓等,都具有利水消腫、健脾化濕的作用,與柴胡共同作用,可達到清熱利濕、疏肝解鬱、消腫退熱的功效。
柴胡豬苓湯中包含豬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 豬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能將體內過多的水分排出體外,適用於水濕停滯、小便不利等症。柴胡豬苓湯主治濕熱蘊結、小便不利、腹脹滿痛、口渴引飲等症,豬苓的利水滲濕作用能有效解決濕邪阻滯,改善小便不利等症狀。
- 健脾利濕: 豬苓亦具有健脾利濕的作用,能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對於脾虛濕盛導致的腹脹、腹瀉等症狀,也具有良好的療效。柴胡豬苓湯中,柴胡疏肝解鬱,黃芩清熱燥濕,豬苓則健脾利濕,各藥材相互協同,共同發揮治療濕熱蘊結的功效。
柴胡豬苓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其組方精妙,旨在調理肝膽,利水滲濕。方中柴胡疏肝解鬱,引導氣機順暢;豬苓、茯苓則利水滲濕,有助於消除體內濕氣。紫蘇葉之加入,不僅增強了方劑的行氣寬中效果,更因其性溫,能散寒解表,對於因外感風寒而致的胸脹不適具有良好的療效。此外,紫蘇葉還可調和脾胃,對消化不良、嘔吐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在整個方劑中,紫蘇葉與其他藥材相互協同,共同達到了調節肝膽功能,改善水濕運化的目的,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精髓。
柴胡豬苓湯中加入橘皮,主要是為了疏肝理氣和行水消腫。
疏肝理氣:橘皮味辛、性溫,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柴胡豬苓湯治療的是肝膽濕熱、氣機鬱滯所致的疾病,橘皮可以幫助疏解肝氣鬱結,使氣機通暢。
行水消腫:橘皮還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幫助消除因濕熱停滯而導致的水腫。柴胡豬苓湯中的豬苓、澤瀉等藥物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橘皮的加入可以增強利水效果,促進水液代謝,達到消腫的效果。
柴胡豬苓湯中包含防己,主要源於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滲濕,祛風止痛: 防己味苦性寒,具有利水滲濕、祛風止痛的功效,可協助柴胡、豬苓等藥材利水消腫,並緩解因濕邪阻滯所致的疼痛。
- 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防己與柴胡、豬苓等藥材搭配,可發揮協同作用,增強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從而更有效地治療濕熱蘊結、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柴胡豬苓湯中加入火麻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 利水滲濕,清熱解毒: 火麻仁性涼,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之功效。柴胡豬苓湯主治濕熱蘊結,導致小便不利、腹脹腹痛等症,火麻仁能協同柴胡、豬苓等藥物,加強利水滲濕作用,並清熱解毒,使濕熱之邪得以排除。
二、 潤腸通便,緩解便祕: 火麻仁富含油脂,潤滑腸道,能潤腸通便,緩解因濕熱內蘊而引起的便祕。柴胡豬苓湯中加入火麻仁,可改善患者排便狀況,促進濕熱毒素的排出。
柴胡豬苓湯中加入鬱李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 鬱李仁味甘酸、性平,具有利水滲濕、潤腸通便的功效,可協助柴胡豬苓湯瀉熱利濕、清熱解毒,尤其針對濕熱下注、小便不利、腹脹便祕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通利小便: 柴胡豬苓湯以利水滲濕為主,鬱李仁的加入能加強通利小便的作用,促進體內濕熱的排出,有效緩解濕熱所致的發熱、口渴、小便赤澀等症狀,更能使整體療效更加顯著。
柴胡豬苓湯中包含桑白皮,主要是因為桑白皮具有利水消腫、清肺止咳的功效,與柴胡豬苓湯整體的利水滲濕、清熱解毒功效相輔相成。
桑白皮能利水滲濕,有助於去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配合豬苓、澤瀉等藥材,加強利水效果。同時,桑白皮也能清肺止咳,緩解因濕熱導致的肺氣不暢、咳嗽等症狀,與柴胡、黃芩等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柴胡豬苓湯」以柴胡、豬苓、紫蘇葉、橘皮、防己、火麻仁、鬱李仁、桑白皮等八味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祛風勝濕、利水消腫的功效,主治風寒濕毒腳氣、疼痛、皮膚不仁、緩弱(疒帬)痹、足脛腫滿、心下急、大便澀等症。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火麻仁:瀉下、利水滲濕、活血化瘀、清熱利尿、潤肺、降氣、潤燥。
桑白皮: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
豬苓: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改善排尿。
紫蘇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解毒。
橘皮: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
鬱李仁:瀉下、利水滲濕、降氣、潤燥。
防己: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
柴胡豬苓湯中,柴胡與紫蘇葉搭配使用,增強發汗解表、散風熱的效果。豬苓與橘皮搭配使用,增強利水消腫的作用。火麻仁與鬱李仁搭配使用,增強潤腸通便的功效。防己與桑白皮搭配使用,增強祛風除濕、止痛消腫的作用。
本方是中醫常用的一個解表、祛濕、利尿的方劑,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邪濕、利水消腫、止痛止癢的作用。臨牀上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咳嗽、咽喉腫痛,以及皮膚瘙癢、濕疹、蕁麻疹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柴胡(去苗)1兩半,豬苓(去黑皮)1兩半,紫蘇莖葉(細銼)1兩半,陳橘皮(湯去白,焙),防己,大麻仁(炒,研),鬱李仁(湯去皮尖,炒,研),桑根白皮(銼碎,炒令黃)2兩半。除麻仁、鬱李仁研外,上為粗末,入研藥和勻。
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至7分,去滓,空腹服,日午晡時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 本方有緩急止痛的作用,對急性疼痛者慎用。
- 本方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對便秘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柴胡豬苓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一。 組成:柴胡(去苗)1兩半,豬苓(去黑皮)1兩半,紫蘇莖葉(細銼)1兩半,陳橘皮(湯去白,焙),防己,大麻仁(炒,研),鬱李仁(湯去皮尖,炒,研),桑根白皮(銼碎,炒令黃)2兩半。 主治:風寒濕毒腳氣,疼痛,皮膚不仁,緩弱(疒帬)痹,足脛腫滿,心下急,大便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