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蟬殼散中包含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蟬蛻性涼,可清熱解毒:蟬蛻味甘、性涼,入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透疹止癢、退翳明目之功效。對於外感風熱、麻疹、濕疹、瘡瘍等病症,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癢的作用。
- 蟬蛻善於疏散風熱,祛除邪氣:蟬蛻具有疏散風熱、通竅止痛之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風疹、目赤腫痛等病症。在蟬殼散中,蟬蛻可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疏散風熱、解毒止癢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蟬殼散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青黛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蟬殼散以蟬蛻為君藥,善治風熱、疹癢,而青黛能輔助清熱解毒,抑制風熱毒邪上攻,緩解皮膚瘙癢等症狀。
- 涼血止癢: 青黛能涼血止癢,並能促進潰瘍癒合,有助於治療風熱瘡瘍、濕疹、蕁麻疹等皮膚病。與蟬殼散中的其他藥物如地膚子、苦參等共同作用,可起到綜合性的清熱解毒、涼血止癢作用。
蟬殼散中加入蛇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蟬殼性寒,善於清熱解毒,散風止癢;蛇蛻則性涼,具祛風濕、通經絡之效。二者配伍,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適用於風濕痺痛、肢體麻木、關節腫痛等病症。
- 活血化瘀,止痛止癢: 蛇蛻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同時,蛇蛻還有止癢功效,與蟬殼配伍,可有效治療皮膚瘙癢、風疹、濕疹等病症。
蟬殼散中添加滑石,主要是利用其 清熱利濕 的功效。
蟬殼本身具有疏風透疹 的作用,但若患者體內濕熱較重,單靠蟬殼難以徹底清除。滑石性寒,能利水滲濕,並可清熱解毒,與蟬殼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清熱利濕、疏風透疹的效果。
此外,滑石還具有潤腸通便 的功效,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最佳療效。
蟬殼散中包含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通竅開閉: 麝香性溫,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之功效。蟬殼散用於治療小兒驚風,而麝香可通達經絡,疏通氣血,從而達到開竅醒神、止痙止搐的作用。
- 消腫止痛: 麝香亦能消腫止痛,與蟬殼、殭蠶等藥材協同作用,可減輕小兒驚風發作時伴隨的肌肉痙攣、疼痛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蟬殼散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蟬殼散載於古代醫籍,主治「小兒鼻疳癢」。鼻疳為小兒常見疾患,多因風熱濕邪侵襲鼻竅,或肺胃積熱上攻所致,表現為鼻孔周圍紅腫、糜爛、結痂、瘙癢,甚則滲出黃水。此方以單味蟬殼研末調服,針對疳癢之症,具輕清透散之性,契合小兒「臟腑嬌嫩,易虛易實」之體質特點。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蟬殼單用之理
蟬殼(蟬蛻)性味甘寒,歸肺、肝經,古籍載其功擅「散風熱、透疹止癢、退翳明目」。- 風熱外透:蟬殼輕揚升散,能宣肺疏風,祛除鼻竅伏熱,緩解瘙癢。
- 止癢斂瘡:其性寒可清熱,質輕能走表,針對鼻疳濕熱浸淫之糜爛、滲液,具收斂之效。
- 小兒用藥考量:單味藥力專一,避免複方攻伐過猛,符合小兒用藥「簡、輕、靈」原則。
劑型與服法
- 細散調服:研磨為散,利於藥效快速吸收;溫酒送服,借酒性辛散助藥力上行頭面,直达鼻竅病所。
- 不拘時服:提示症狀發作可頻服,側重於「急則治標」,以緩解瘙癢不適為主。
推衍可能功效
蟬殼散的設計體現「清輕透邪」思路,除主治鼻疳外,可能延伸用於:
- 風熱襲表之皮膚瘙癢(如風疹、蕁麻疹);
- 肺熱上攻之目赤眵多(蟬蛻本有明目之功);
- 小兒夜啼不安(蟬蛻傳統用於鎮驚安神)。
綜觀之,此方以蟬殼解表清熱為核心,契合中醫「上病下取,外病內治」的整體觀,通過調和肺衛、疏散風熱,達到止癢斂瘡之效。
傳統服藥法
蟬殼2兩(微炒)。
上為細散。
每服1錢,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蟬殼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二。 組成:蟬殼2兩(微炒)。 主治:風,頭旋腦轉。
蟬殼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三。 組成:蟬殼(取5月5日樹東南枝上者)、寒食白面各等分。 主治:小兒中風,口咽斜僻。
蟬殼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七。 組成:蟬殼(微炒)1分,青黛(細研)1分,蛇蛻皮灰1分,滑石1分,麝香(細研)1分。 主治:小兒鼻疳癢。
蟬殼散, 出處:《幼幼新書》卷十二引張渙方。 組成:蟬殼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黃芩1分,茯神1分,川升麻1分(共爲細末),牛黃1分(研),天竺黃(研)1錢,牡蠣(研)1錢。 主治:諸癇挾熱。
蟬殼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三。 組成:蟬殼(微炒)1分,桔梗(去蘆頭)1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1分,人參(去蘆頭)1分,甘草(炙微赤,銼)1分,半夏半分(湯洗7遍去滑)。 主治:小兒咳嗽痰壅,不欲乳食。
蟬殼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三。 組成:蟬殼1分(微炒),桔梗半兩(去蘆頭),陳橘皮半分(去皮,湯浸,去白瓤,焙),半夏1分(湯洗7遍去滑),漢防己1分,甘草1分(炙微赤,銼)。 主治:小兒心胸痰壅,咳嗽,咽喉不利,作呀呷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