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蒼防湯中包含蒼朮,主要原因如下:
- 祛濕除濁: 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止痛的功效。其能利水滲濕,將體內濕濁之氣排出體外,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使水濕之氣不致阻滯經絡,達到祛濕止痛的效果。
- 配合防風: 防風味辛、甘,性溫,入膀胱、肺經,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與蒼朮搭配,一則助其祛濕之力,二則協同其止痛之功,以達到更佳的療效。
蒼防湯中包含防風,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 防風性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蒼防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而防風可以有效疏散外感風寒,達到解表散寒的目的。
- 調和藥性: 防風可以調和蒼朮的燥性,使其不至於過於燥烈。蒼朮性燥,擅長燥濕化痰,但長期服用容易傷陰耗氣。而防風的溫和之性可以中和蒼朮的燥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蒼防湯中加入白芷,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辛溫解表,散寒除濕: 白芷性溫,味辛,具有散寒解表、除濕止痛的功效,可與蒼朮共同發揮解表散寒、祛風除濕的作用,適合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感冒、鼻塞、頭痛等症狀。
- 通鼻竅,止流涕: 白芷具有通鼻竅、止流涕的功效,可治療風寒引起的鼻塞、流涕、嗅覺減退等症狀,與蒼朮、防風等藥物共同作用,可以更有效地疏風散寒,通鼻竅,改善鼻部症狀。
蒼防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蒼防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肢體疼痛,麻木不仁等症,而川芎的活血化瘀作用能改善血脈流通,緩解疼痛,配合蒼朮、防風等藥物,協同驅散寒濕,達到治本之效。
- 引藥入肝,提高藥效: 蒼防湯中蒼朮、防風等藥物主要作用於脾胃經,而川芎則入肝經,能引導其他藥物入肝經,提高藥效。同時,川芎也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可協調脾胃與肝經的氣血運行,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蒼防湯」以蒼朮、白芷、川芎、防風為主要成分,主要用於緩解項強,即脖子特別粗壯的情況。這類人通常體內風濕較多。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亦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的功效,在傳統中醫中,蒼朮常與厚朴、陳皮等配伍,用於治療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症。另外可外用驅除穢惡之氣,治療皮膚瘡瘍。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的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此外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的功效。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另有解痙止痙,常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防風是中醫常用的藥物之一,具有多種功效。使用時應視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總括來說,中藥方劑「蒼防湯」以蒼朮、白芷、川芎、防風四種中藥材組成,合力祛風除濕,緩解項強。
傳統服藥法
蒼朮、防風、白芷、川芎。
兼熱者,加石膏、黃芩;兼太陽表症,加羌活;少陽寒熱,加柴胡。
燥濕散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風寒感冒未愈、或風寒外邪侵襲、或風濕痹阻所致的項強疼痛時使用。若風寒感冒已愈,或風寒外邪已解,或風濕痹阻已除,則不宜使用本方。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蒼防湯, 出處:《傷寒大白》卷一。 組成:蒼朮、防風、白芷、川芎。 主治:燥濕散風。主治:項強,風濕居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