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粉聞藥

瘧疾粉聞藥

NUE JI FEN WEN Y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醫雜誌》(1959;4:27)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極熱 (1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13%
胃經 13%
心經 13%
肺經 13%
膀胱經 6%
腎經 6%
膽經 6%
心包經 6%
肝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瘧疾粉聞藥」方劑中包含蒼朮,主要原因有二:

  1. 燥濕健脾,祛除瘴氣: 蒼朮性辛溫燥,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祛除瘴氣之功效。瘧疾多因濕熱之氣侵襲脾胃所致,蒼朮能燥濕健脾,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進而抵禦外邪侵襲。
  2. 芳香開竅,醒脾開胃: 蒼朮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醒脾之效,能開通經絡,疏散鬱滯,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因瘧疾所致的脾胃不和、食慾不振等症狀。

總之,蒼朮在「瘧疾粉聞藥」方劑中,起到燥濕健脾、祛除瘴氣、芳香開竅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瘧疾。

瘧疾粉聞藥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發散風寒: 白芷性溫,具有發散風寒、通鼻竅的功效,可有效緩解瘧疾發作時伴隨的寒邪入侵、鼻塞流涕等症狀,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2. 疏散風熱: 白芷同時也具備疏散風熱的功效,能夠清熱解毒,並促進血液循環,對於瘧疾發作時體內積聚的熱毒有較好的消除作用,有助於控制病情發展。

瘧疾粉聞藥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疏風解表,活血止痛:瘧疾發作時,常伴隨頭昏腦脹、發熱惡寒等症狀,川芎性溫,味辛,能疏散風寒,通經活絡,有效緩解頭痛、發熱等症狀,提升機體抵抗力。

二、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瘧疾病程中,血液循環受阻,容易造成血瘀,進而加重病情。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液運行,有助於消除血瘀,減輕瘧疾症狀。

總而言之,川芎在瘧疾粉聞藥中發揮疏風解表、活血止痛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瘧疾發作時的各種不適症狀,並促進機體恢復。

瘧疾粉聞藥方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解表發汗:瘧疾常伴有寒邪入侵,導致畏寒、發熱等症狀。桂枝性溫,入肺、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解表發汗的功效,可驅除寒邪,緩解瘧疾初期的寒熱交替症狀。
  2. 調和營衛,扶正祛邪:桂枝能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提升機體抵抗力。瘧疾患者體質虛弱,營衛不和,容易被邪氣侵襲。桂枝扶正祛邪,增強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抵抗瘧疾的反覆發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此方劑名為「瘧疾粉聞藥」,傳統古代功效主治明確針對「瘧疾」。瘧疾在古中醫理論中屬「瘧病」,多因外感瘧邪、兼雜風寒濕熱等邪氣,伏於半表半裏,導致往來寒熱、發作有時的病症。

一、組成藥物之傳統功效分析

  1. 蒼朮
    • 性辛、苦、溫,歸脾、胃經,傳統用於燥濕健脾、祛風散寒。其辛溫之性能開腠理、發汗解表,兼能化濕,針對瘧疾夾濕邪者尤宜。
  2. 白芷
    • 性辛、溫,歸肺、胃經,功能解表散寒、祛風止痛、宣通鼻竅。其辛香走竄之性可助藥氣上達鼻竅,兼能驅散風寒濕邪。
  3. 川芎
    • 性辛、溫,歸肝、膽、心包經,為「血中氣藥」,能行氣活血、祛風止痛。瘧疾邪伏少陽,易致氣血不暢,川芎可疏通少陽經氣,兼助他藥透邪外出。
  4. 桂枝
    • 性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功能發汗解肌、溫通經脈。桂枝善達表散邪,調和營衛,針對瘧疾之寒熱往來有協調陰陽之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設計為「聞藥」,透過鼻腔黏膜吸收藥氣,直接作用於上焦與經絡系統,其原理可從以下三方面分析:

  1. 辛香透邪法

    • 四藥皆具辛溫之性,香竄走表,符合中醫「瘧屬少陽,宜以輕清透達」的治療原則。塞鼻用藥,取「肺開竅於鼻」,藥氣由鼻入肺,直趨上焦,速達病所(半表半裏之位),助邪從表而解。
  2. 協調陰陽,截瘧退熱

    • 瘧疾發作呈週期性寒熱往來,與少陽樞機不利相關。桂枝調和營衛,川芎疏通氣血,蒼朮、白芷祛濕散寒,四藥協力,使陰陽氣血得以調暢,截斷瘧邪發作之勢。
  3. 鼻竅給藥的獨特優勢

    • 鼻腔為「清陽之竅」,瘧疾發作前(邪氣欲動未發之際),藥氣經鼻吸入,既能避開脾胃消化之緩滯,又可快速激發人體抗邪反應(如發汗、宣通衛氣),符合「治未發」的截瘧思路。

三、可能的協同作用

  • 蒼朮+白芷:加強燥濕解表之力,針對瘧疾夾濕者。
  • 川芎+桂枝:行氣活血兼溫通經脈,破除瘧邪鬱滯之氣機。
  • 四藥辛溫合用,共奏「開竅透表、疏通少陽、化濕截瘧」之效,尤其適於風寒濕瘧(症見寒重熱輕、頭身困重者)。

此方體現古醫「外治內病」的智慧,以輕靈之劑,取速效之徑,避開內服藥的脾胃負擔,契合瘧疾發作急驟的特性。

傳統服藥法


蒼朮、白芷、川芎、桂枝。
上為細末,各用玻璃瓶密裝(以免氣味揮發)。
臨用時每種取出等份(共1克)用普通紗布(四層)包裹成長形(約2釐米)。在患者發瘧前1、2、3或半小時不等,塞入任何1個鼻孔,令患者臥床休息,聞藥時間不等(5小時或1天)。若聞藥時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發汗解表、驅寒除濕的功效,因此不宜在感冒初期使用,以免加重病情。

相關疾病


瘧疾

相同名稱方劑


瘧疾粉聞藥, 出處:《中醫雜誌》(1959;4:27)。 組成:蒼朮、白芷、川芎、桂枝。 主治:瘧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